两岸寒郊一望赊,西风吹过片帆斜。
橹声入港听非雁,枫影隔林疑是花。
积潦乍消空宿麦,荒村欲破散饥鸦。
可怜租税从何出,残岁流亡定几家。
两岸寒郊一望赊,西风吹过片帆斜。
橹声入港听非雁,枫影隔林疑是花。
积潦乍消空宿麦,荒村欲破散饥鸦。
可怜租税从何出,残岁流亡定几家。
这首清代诗人林镐的《舟中远眺》描绘了一幅秋日郊野的画面。首句“两岸寒郊一望赊”,展现了江边冷清的郊野景色,辽阔而遥远。次句“西风吹过片帆斜”,通过西风和倾斜的船帆,传达出舟行的动态感,以及诗人内心的孤寂。
第三句“橹声入港听非雁”,以桨声入港的细节,暗示季节已至深秋,而非雁鸣,增添了寂寥气氛。第四句“枫影隔林疑是花”,枫叶与落花混淆,形象地表现出视觉错觉,也寓含了时光流逝的感慨。
第五句“积潦乍消空宿麦”,描述雨后积水消退,露出空旷的麦田,显示出自然的生机。然而,“荒村欲破散饥鸦”一句,揭示了村庄的荒凉,乌鸦的零散,预示着生活的艰难。
最后两句“可怜租税从何出,残岁流亡定几家”,直指民生疾苦,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点明了诗歌的主题——战乱之后,租税无着,流离失所的人家恐不在少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郊野景象,寓情于景,情感深沉,反映了清代社会的动荡与民生之艰。
徂徕大夫擅高节,罗浮仙子应同流。
亦有淇园古君子,相伴幽人同一楼。
幽人襟怀绝尘垢,共结寒盟号三友。
百年大梦杳难醒,万古清风长不朽。
贤孙佐郡闽海东,宦成回首归兴浓。
重搆危楼题旧扁,欲修先绪追前踪。
岁暮群芳尽凋歇,三友敷荣心似铁。
相看一笑天地春,权门炙手从渠热。
絮扑东邻,艳阳斜、小浃罗衣香汗。
兰汤试否,裍语杜鹃花畔。
窗纱闭响,想卸到、画鸾裙裥。
知尚怯、一缕微风,逗得玉肌寒浅。移时暗闻水溅。
是冰绡三尺,轻匀湿遍。梨花镜里,带雨自怜春软。
窥墙未许,肯帘外、侍儿金赚。
应怕有、雏燕雕梁,看人未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