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院即景六咏》
《书院即景六咏》全文
清 / 卓肇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半亩宫墙布席坛,烟光云影绕干阑。

岩蒸云气晴能雨,树挟风声夏欲寒。

隐几亦山青未了,开窗满目界真宽。

蹊间有客裴徊处,好把心茅仔细看。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书院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书院的环境与氛围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句“半亩宫墙布席坛”,以“半亩”形容书院的规模,虽不大却自有一番雅致。“宫墙”则暗示了书院的庄严与神圣。“布席坛”则点明了书院的用途,是学子们学习、讨论知识的地方。

接着,“烟光云影绕干阑”一句,通过烟光和云影的动态描绘,展现了书院周围环境的幽静与神秘,仿佛书院与外界隔绝,自成一世界。

“岩蒸云气晴能雨,树挟风声夏欲寒”两句,运用自然现象的对比,表现了书院环境的独特之处。即使在晴天,山岩间的云气也能带来雨水;夏日里,树木摇曳生风,似乎能让人感受到凉意。这些描写不仅突出了书院环境的宜人,也寓意着知识的滋养如同雨水一般,能够滋润心灵,带来清凉与智慧。

“隐几亦山青未了,开窗满目界真宽”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书院内部的景象。坐在窗边,窗外的青山仿佛连绵不绝,开窗即可见到广阔的世界。这里不仅赞美了书院环境的美丽,也表达了对知识无尽探索的渴望。

最后,“蹊间有客裴徊处,好把心茅仔细看”一句,以“有客裴徊”描绘了书院中学者们或思考、或交流的情景,强调了书院不仅是学习的场所,更是思想碰撞、心灵交汇之地。鼓励读者深入思考,用心去感受知识的魅力。

整首诗通过对书院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知识探索精神的赞颂,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教育与求知的重视与向往。

作者介绍

卓肇昌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满庭芳五首·其二

我爱春兮,春王正月,春春先谱春词。

春江花月,春意柳先知。

春夜春灯高挂,开春宴、春不多时。

荞无限,春盘春菜,春酒泛春卮。

春秋三十八,伤春病酒,春困春知。

又漭光满眼,花发春枝。

春燕春莺交语,春闺里、春日迟迟。

游春约,春湖春屿,春事总相宜。

(0)

竹枝三首·其二

苎罗村东苎罗西,湖光照见越鬟低。

道人不作香奁体,尚与殷动唱竹枝。

(0)

水调歌头六首·其二

斜日照秋草,下马吊燕王。

石人林立,不辨英国与三杨。

五百年前靖难,榆木川中遗恨,明史已周详。

碑语无足信,松柏满高冈。启阴洞,陟幽阙,转玄堂。

人间万事变化,今古几沧桑。

乞有时而为帝,负有时而忽贱,陈迹尽堪伤。

且觅草庵宿,山雾湿衣裳。

(0)

寿楼春二首·其一

吁嗟乎天哉。怅夫人已矣,俾我心哀。

丁将军之苗裔,日微而衰。

君弃我,归泉台,并弃呱呱诸婴孩。

五载殡山中,大南峪里,君骨几时埋。

繁忧忽从中来。对病中遗像,渺渺予怀。

犹记布衣缟带,自东山回。

会再把,朱棺开,哭不成声心如摧。

从兹永分离,鼓盆而歌心死灰。

(0)

醉太平四首·其四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白花转变黄金,比初开更深。

长藤绕林,清香满簪。是宜焙茗徽琴,泛泳弦妙音。

(0)

眉峰碧二首·其一

翳翳蒹葭岸,闪闪寒鸦乱。

暝色苍苍莽莽中,辨不出、秋多晚。

老树枯将半,高树栖将满。

江里寒流江上山,江山依旧寒鸦换。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