潖洲一塔矗空冥,禾黍阴阴上翠屏。
上渡潮声迎下渡,北亭帆影落南亭。
林光晓带人烟白,草色秋含鬼火青。
伪漠园陵谁踯躅,牛羊不使墓门扃。
潖洲一塔矗空冥,禾黍阴阴上翠屏。
上渡潮声迎下渡,北亭帆影落南亭。
林光晓带人烟白,草色秋含鬼火青。
伪漠园陵谁踯躅,牛羊不使墓门扃。
此诗描绘了潖洲塔的壮丽景象与周围环境的幽静氛围。首句“潖洲一塔矗空冥”,以“矗”字生动地展现了塔身挺拔直入云霄的姿态,而“空冥”则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接着,“禾黍阴阴上翠屏”一句,通过“阴阴”二字描绘了稻田与绿树的茂密,仿佛是大自然的翠屏,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上渡潮声迎下渡,北亭帆影落南亭”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展现了不同渡口的动态景象,潮水的声音与帆影的倒映,动静结合,富有画面感。同时,也暗示了潖洲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连接着不同的方向和空间。
“林光晓带人烟白,草色秋含鬼火青”则将视角转向清晨的林间与秋天的草地,晨光与炊烟交织,草色在秋风中泛起青绿色,仿佛带有淡淡的哀愁。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暗含了一种时间流逝的感慨。
最后,“伪漠园陵谁踯躅,牛羊不使墓门扃”两句,将目光投向历史与人文,询问着那些徘徊于荒冢前的人是谁,在这宁静的墓园中,牛羊自由地来往,似乎象征着对过往的尊重与遗忘。整首诗通过对潖洲塔及其周边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思。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