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上容江片席开,正逢西水白滇来。
河山有恨频题赋,风雨无心亦告哀。
剑在忍言亡国物,琴馀且尽故人杯。
艰难此去因家食,陶令还能爱尔才。
西上容江片席开,正逢西水白滇来。
河山有恨频题赋,风雨无心亦告哀。
剑在忍言亡国物,琴馀且尽故人杯。
艰难此去因家食,陶令还能爱尔才。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创作的《送张秋官往游容县》其一,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容县风土人情的赞美。
首联“西上容江片席开,正逢西水白滇来”,描绘了友人乘船前往容县的情景,西江上的船只如同一片片展开的席子,而此时正值西水(西江)的水流如白练般清澈,景象宁静而美好。
颔联“河山有恨频题赋,风雨无心亦告哀”,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自然界的感慨。河山虽壮丽,却承载着深深的忧患;即使风雨无情,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哀思。
颈联“剑在忍言亡国物,琴馀且尽故人杯”,通过“剑”与“琴”的意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剑象征着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抱负,琴则代表了友情与艺术的交流。诗人以“忍言”表达对亡国之痛的无奈,以“且尽”表达对旧日时光的珍惜。
尾联“艰难此去因家食,陶令还能爱尔才”,点明了友人前往容县的原因是为了谋生,同时也暗含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诗人借用陶渊明的故事,表达了对友人不仅才华横溢,更具有高尚品德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历史情感和个人际遇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生活的独特见解,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