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调歌头六首·其二》
《水调歌头六首·其二》全文
清 / 奕绘   形式: 词  词牌: 水调歌头   押[阳]韵

斜日照秋草,下马吊燕王。

石人林立,不辨英国与三杨。

五百年前靖难,榆木川中遗恨,明史已周详。

碑语无足信,松柏满高冈。启阴洞,陟幽阙,转玄堂。

人间万事变化,今古几沧桑。

乞有时而为帝,负有时而忽贱,陈迹尽堪伤。

且觅草庵宿,山雾湿衣裳。

(0)
鉴赏

这首《水调歌头》(其二)由清代诗人奕绘所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历史遗迹,表达了对时间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斜日照秋草”,以夕阳映照下的秋草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萧瑟的氛围。接着,“下马吊燕王”一句,点明了诗人所吊念的对象是燕王,这里的“吊”字不仅指凭吊,也暗含着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思。

“石人林立,不辨英国与三杨”描绘了一片石像林立的场景,石像之间难以分辨,象征着历史人物的众多与复杂,以及时间的流逝使得记忆变得模糊。接下来,“五百年前靖难,榆木川中遗恨,明史已周详”四句,回顾了五百年前的历史事件——靖难之役,以及榆木川中的遗憾,通过引用明史的记载,强调了这段历史的深远影响。

“碑语无足信,松柏满高冈”则表达了对历史记载的怀疑态度,认为碑文上的记载未必可信,而自然界的松柏却见证了时间的流逝,它们的存在比任何文字记录都更为长久和真实。

“启阴洞,陟幽阙,转玄堂”几句,描绘了探索未知、追寻历史真相的过程,隐喻着对历史奥秘的探寻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人间万事变化,今古几沧桑”总结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轮回。

最后,“乞有时而为帝,负有时而忽贱,陈迹尽堪伤”表达了对权力和地位的无常感,以及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哀伤。

“且觅草庵宿,山雾湿衣裳”则是诗人选择在自然中寻求宁静和解脱,暗示了在繁华世界之外,自然与内心的平静才是真正的归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历史和时间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对过往的追忆,充满了哲理性和情感深度。

作者介绍

奕绘
朝代:清

(1799—1838)清宗室,荣亲王永琪孙,字子章,号幻园,又号太素道人。嘉庆间袭贝勒。好风雅,喜著述。有《明善堂集》。
猜你喜欢

有方叔材用余和薛云屋歌见贻次韵奉酬

江湖前辈尽,何敢易言诗。

鼠璞元非玉,蛛罗不是丝。

池塘生草处,风雪跨驴时。

此是真吟境,从来几个知。

(0)

次宫教六斋庆成韵·其一

鲁侯修泮几千年,盛事相符易地然。

夏屋渠渠高插斗,诲言历历暖于毡。

简编有味芸香细,风月无边草色鲜。

乐道箪瓢亦人耳,安居何惮士希贤。

(0)

至梅关书呈僚友

栖迹梅花岭下州,梅关未到已神游。

右江左广山分水,薄雾轻烟雨作秋。

物是人非一今古,南来北往几公侯。

就中认得禅机者,非锡非泉是道不。

(0)

酬正录直学

横浦虽然一角天,周程清化几经年。

从前步武堪同辙,近里工夫好着鞭。

自笑已居王勃后,相期常恐祖生先。

地麟自此符佳谶,魁宿联辉庾岭边。

(0)

和杜宰送茶韵·其二

月团不遣贡脩门,却寄书痴闭户孙。

若把焦坑分品第,浚功端合逊王浑。

(0)

感兴·其二

浮名岂不荣,遗道亦安忍。

君看赵孟徒,千古同一尽。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