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纱溪上浣纱女,野服山花照寒水。
含嚬惨淡不胜愁,犹使东邻骇西里。
山鸟渊鱼无定识,俯见潜逃仰惊起。
矜花眷月春复秋,长恐朱颜成暮齿。
君王抡选入吴宫,吴宫寂寞无桃李。
芙容一笑君意倾,宰嚭言行子胥死。
姑苏台榭游麋鹿,阖闾城阙生荆杞。
蛾眉倩盼应自成,筑宫教习胡能美。
当时掩抑无人顾,今日为君除国耻。
君莫怪騄骥盐车弭耳时,谁人不作驽骀比。
浣纱溪上浣纱女,野服山花照寒水。
含嚬惨淡不胜愁,犹使东邻骇西里。
山鸟渊鱼无定识,俯见潜逃仰惊起。
矜花眷月春复秋,长恐朱颜成暮齿。
君王抡选入吴宫,吴宫寂寞无桃李。
芙容一笑君意倾,宰嚭言行子胥死。
姑苏台榭游麋鹿,阖闾城阙生荆杞。
蛾眉倩盼应自成,筑宫教习胡能美。
当时掩抑无人顾,今日为君除国耻。
君莫怪騄骥盐车弭耳时,谁人不作驽骀比。
这首诗《咏西施》由宋代诗人华镇所作,通过对西施这一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其从平凡女子到成为吴宫佳丽,再到最终为国家复仇的传奇一生。
诗中首先描绘了西施在浣纱溪边洗衣的场景,她穿着朴素的衣裳,映着寒冷的溪水,面容愁苦,却依然美丽动人。这不仅展现了西施的外貌之美,也暗示了她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命运的多舛。
接着,诗人通过“山鸟渊鱼无定识”一句,巧妙地将西施的命运与自然界的生物相联系,强调她的命运如同这些生物一样,无法预测,充满了变数。而“矜花眷月春复秋,长恐朱颜成暮齿”则表达了西施对时光流逝的忧虑,以及对青春易逝的感慨。
随后,诗篇转而描述了西施被选入吴宫,成为君王的宠妃,但同时也揭示了她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她虽得宠于君王,但内心却因国家的危难而忧心忡忡。最终,西施决定为国家复仇,这一决策体现了她的大义和勇气。
最后,诗人以“君莫怪騄骥盐车弭耳时,谁人不作驽骀比”收尾,借用了成语“騄骥盐车”,形象地表达了即使是最优秀的骏马也可能遭遇困境,比喻西施在特定时期可能看似不如人,但最终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和能力。这句话也暗含了对西施智慧和勇气的赞美,以及对历史人物复杂性的一种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象征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既有美貌又有智慧、勇于担当的女性形象,展现了西施这一历史人物的多面性和传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