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湛方寸天,清泠如止水。
其止涵空明,其溃汩泥滓。
操之恍若遗,舍之渺何倚。
瞬息苟不诚,愚智从此始。
一篇中庸书,千古防意垒。
吾子善守之,勉勉集众美。
独不见邻家翁,驱鸡呼犬斜阳中。
湛湛方寸天,清泠如止水。
其止涵空明,其溃汩泥滓。
操之恍若遗,舍之渺何倚。
瞬息苟不诚,愚智从此始。
一篇中庸书,千古防意垒。
吾子善守之,勉勉集众美。
独不见邻家翁,驱鸡呼犬斜阳中。
这首诗以"湛湛方寸天"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广阔与澄净,如同一方深邃的天空。"清泠如止水"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宁静的意境,比喻心境如静止的水面,清澈透明。接着,诗人通过"其止涵空明,其溃汩泥滓",表达了内心深处的包容力,既能容纳光明,也能化解污浊。
"操之恍若遗,舍之渺何倚",诗人强调了心灵掌控的重要性,若能持守这种清明,仿佛遗世独立;反之,一旦放弃,又会无所依托。"瞬息苟不诚,愚智从此始",指出真诚对于人的一生至关重要,无论是聪明还是愚笨,都取决于这一瞬间的选择。
最后,诗人提到《中庸》一书,认为它千百年来都是防止心意偏离的准则,鼓励读者珍视并努力汇集各种美德。然而,他以"独不见邻家翁,驱鸡呼犬斜阳中"作结,以邻家老翁的形象,提醒人们在追求道德修养的同时,也不忘日常生活的平凡与朴素。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深沉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内心世界的独特感悟,以及对道德修养的殷切期望。
园果已熟实未坠,野卉已老叶未瘁。
菊丛是时方发荣,潭上篱边俱有为。
一从潭岛辅长年,一自篱根图暂醉。
今将移近省中兰,壅培早与陶潜异。
黄土肥浓沃井泉,朱栏屈曲侵阶地。
劲风不到何动摇,清露能沾谁著意。
看看重九各登高,金蕊满头无所忌。
及此频邀同舍欢,向来莫羡钟繇赐。
我家蓬藋不足云,强对嘉章颜起愧。
太守东平来,固殊阮步兵。
步兵醉乘驴,太守整佩缨。
事物既已遗,驾车出东城。
园荒久不治,道路生棘荆。
地僻人马入,草间狐兔惊。
旧池堙犹窊,遗址岿不平。
窊者使之浚,岿者使之营。
博野高榭起,陈渔危台成。
榭前东山秀,台下卢泉清。
傍坞梧竹暗,翳水芹藻并。
渠渠有深堂,燕宾飞玉觥。
芍药广陵美,谑赠郑女情。
公子莫言归,古人未以轻。
欲知学山简,倒载去攲倾。
古人相送赠以言,今人相送举以酒。
酒行殷勤意岂疏,酒罢踌躇悲更有。
行当何之来者谁,陕府兵吏争迎走。
壶浆往往过函关,翰林惜别方携手。
自言老大遇知难,愿得公诗为不朽。
公因索笔作长谣,落落寓言诚十九。
我惭竹管厕宫悬,纵合律度应非偶。
太守西行已不贫,忽获明珠盈大斗。
归立螭头未是迟,暂向棠阴问遗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