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雪寒窗,照肝胆、了然明白。
浑似得、齐宫气象,郢楼颜色。
天籁无声随物应,阳春有脚从中入。
与邦人、稽首谢天工,元冥德。人正作,潇湘客。
谁谓有,蓝关役。对江天暮景,鹅溪描出。
银浪卷飞鸥一片,玉枝擎重龙千尺。
羡联镳、曾作岳峰游,前方伯。
立雪寒窗,照肝胆、了然明白。
浑似得、齐宫气象,郢楼颜色。
天籁无声随物应,阳春有脚从中入。
与邦人、稽首谢天工,元冥德。人正作,潇湘客。
谁谓有,蓝关役。对江天暮景,鹅溪描出。
银浪卷飞鸥一片,玉枝擎重龙千尺。
羡联镳、曾作岳峰游,前方伯。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满江红·其四》。从鉴赏角度看,这首诗语言精练,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丰富表达。
“立雪寒窗,照肝胆、了然明白。”这几句通过白雪覆盖的窗户映衬出内心世界的清明与透彻,显示了作者在严冬之际依旧保持着一份精神上的澄明和坚定。
“浑似得、齐宫气象,郢楼颜色。”这里借用古代传说中的齐桓公宫殿的宏伟和郢城的美丽,表达了作者对壮观景物的赞美之情以及内心所仰慕的理想境界。
“天籁无声随物应,阳春有脚从中入。”这两句诗描绘出自然界的神秘与和谐,以及生命力在静默中逐渐萌发的情景,是对宇宙规律的一种诗意表达。
整首诗通过对雪景、宫殿、春色的描写,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审美情趣,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哲思。
塞山作云云满空,蒸为灵雨飞濛濛。
雨师谷神岂有柄,谁实司之造化功。
早稼益实晚苗秀,高原下隰均芃茂。
最是呼鹰牧马场,至今犹识耕耘候。
喜雨歌馀知雨奇,耳□目视无不宜。
就中对瀑擅佳趣,妙色真声兼占之。
飞泉得雨声愈壮,骤雨飞泉色相向。
浑似水晶宫里游,即之转离惟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