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罂贮溪流,滴作耘田漏。
不为阴晴惑,用识早暮候。
辛勤无侵星,简易在白昼。
同功以为准,一决不可又。
瓦罂贮溪流,滴作耘田漏。
不为阴晴惑,用识早暮候。
辛勤无侵星,简易在白昼。
同功以为准,一决不可又。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田漏》。诗中描述了一种古老的农田灌溉工具——瓦罂,它用来储存溪流的水,通过滴漏的方式均匀地灌溉田地。诗人强调这种工具不受天气阴晴影响,能准确掌握早晚的灌溉时间,体现了农民辛勤劳作的勤勉和农具设计的简洁实用。诗人以瓦罂田漏作为衡量农事的标准,认为它的功效一致且可靠,无需频繁调整。整首诗通过对田漏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农业生活的智慧与朴素之美。
雨馀秋色拂孤城,远目凝时万象清。
叠翠北来千嶂尽,漫流东去一江平。
从军固有荆州乐,怀古能无岘首情。
欲下阑干一回首,乌归帆没戍烟明。
夜舟达湖口,渐近庐山侧。
高高标横天,隐隐何峻极。
石镜启晨晖,垆烟凝寒色。
旅泊将休暇,归心已隮陟。
虚名久为累,使我辞逸域。
良愿道不违,幽襟果兹得。
故人在云峤,乃复同晏息。
鸿飞入青冥,虞氏罢缯弋。
前年万里别,昨日一封书。
郢曲西陵渡,秦官使者车。
柳塘薰昼日,花水溢春渠。
若不嫌鸡黍,先令扫弊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