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天宁寺观铁树孩儿诸戏》
《天宁寺观铁树孩儿诸戏》全文
明 / 游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五街箫鼓昼相闻,绀殿行穿百戏群。

缥缈仙人飞绛节,联翩稚子入青云。

金茎缬锦花争丽,绮席留春日易曛。

更有余欢看不尽,烛龙江上夜纷纷。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天宁寺内的一场盛大的民间表演活动。诗人游朴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当时节日的热闹与欢乐氛围。

首句“五街箫鼓昼相闻”,开篇即描绘出一片喧闹的景象,五条街道上,箫鼓声日夜不息,渲染出节日的喜庆气氛。接着,“绀殿行穿百戏群”一句,点明地点为天宁寺,并通过“绀殿”这一形象化的描述,展现出寺庙的庄严与宏伟,同时引出“百戏群”的热闹场景,暗示了表演的多样性和规模之大。

“缥缈仙人飞绛节,联翩稚子入青云”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比喻,将表演中的角色比作“缥缈仙人”和“联翩稚子”,前者象征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和超凡脱俗,后者则体现了孩子们的活泼可爱与天真无邪。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表演的精彩,也赋予了表演者以神话色彩,增添了作品的艺术魅力。

“金茎缬锦花争丽,绮席留春日易曛”则进一步描绘了表演现场的华丽景象。金茎、锦花、绮席等词语,展现了表演场地的富丽堂皇,而“留春日易曛”则巧妙地将时间流逝的自然现象融入其中,既表现了表演的持续时间之长,也暗示了人们沉浸于欢乐之中不愿离去的情景。

最后,“更有余欢看不尽,烛龙江上夜纷纷”两句,以夜幕降临、烛光闪烁的景象收尾,不仅描绘了夜晚的美丽景色,更表达了人们对这场表演的无限喜爱与不舍之情。同时,通过“烛龙江上夜纷纷”这一富有诗意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梦幻般的氛围,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丰富。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天宁寺内表演活动的生动描绘,展现了明朝时期民间艺术的繁荣与人民生活的丰富多彩,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文化活动的赞美与欣赏。

作者介绍

游朴
朝代:明   字:太初   籍贯:明福建福宁(今福建柘荣县)   生辰:1526—1599

游朴(1526—1599),明福建福宁(今福建柘荣县)人,字太初。少聪慧,九岁能属文。万历二年进士,授成都府推官。入为大理寺评事。历迁刑部郎中。三任法曹,办案力求公正。官终湖广参政。有《藏山集》。
猜你喜欢

苍鹰赠蔡子毓

苍鹰白头人不识,群飞江海恣猛力。

霜毛爽飒滚雪飞,铁距撑挐绝惨黑。

侧目愁胡破远天,轧击左右凭胸臆。

狡兔未保深窟藏,大鹏遂失垂天翼。

姿雄往往受众猜,去傍鱼矶掠鳣鲫。

鳣鲫灭没泥滓中,百转千飞不得食。

吁嗟壮士亦如此,高牙大纛张边鄙。

上林羽猎竟何为,不搏匈奴搏虎兕。

(0)

芥浮阁二首·其二

东风入林闾,春事看已馥。

镜里发方华,樽中酒初绿。

日将萧洒意,静与良辰逐。

最宜檐萧萧,偏怜昼穆穆。

抚几摊故书,听泉到新瀑。

高歌偶当窗,什箸或村塾。

往来地自偏,俯仰天如沐。

畏闻剥喙声,愁柬问事牍。

惟余二三子,相寻来不速。

亦知四壁空,忍使两峰蹙。

聊复安容膝,未省辞脱粟。

饱食幸无事,此外百不欲。

少游哀大志,老聃戒为目。

每笑学弈人,所思在鸿鹄。

斯言差我心,傲名非傲俗。

(0)

绝句六首·其六

烟帷瑟怨九秋虫,霞锦书浓万里鸿。

未得振衣千仞上,直须埋照一杯中。

(0)

鸠峰送万二之泖上兼寄朗倩明生舜五

特地一抔起,宛然湖中央。

与君别于此,对酒情如伤。

寒水照荒路,夕风来寺香。

平生二三友,相忆在鲈乡。

(0)

谢公墩

谢公墩上日闲行,四野霜天一倍明。

亭馆已空云物丽,寺门相近夕钟清。

寒山又傍斜阳路,江水终销十月声。

载妓如花不同赏,风流应感古今情。

(0)

初十夜月

月色轻云里,秋声细雨边。

经旬移节候,洒暝作凉天。

鸟宿明河断,蛩吟古塞连。

予心耽寂寞,耿耿不成眠。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