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海内日徜徉,之子犹然滞楚乡。
末路相看嗟鸟尽,后车未载困鹰扬。
歌传郢雪还谁和,佩有江兰秪自芳。
莫向人间争皂白,鸡虫得失本茫茫。
归来海内日徜徉,之子犹然滞楚乡。
末路相看嗟鸟尽,后车未载困鹰扬。
歌传郢雪还谁和,佩有江兰秪自芳。
莫向人间争皂白,鸡虫得失本茫茫。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游朴所作的《黄竹楼留守自郢讯至奉答》。诗中表达了对友人滞留他乡的关切与同情,以及对世事无常、人生苦短的感慨。
首联“归来海内日徜徉,之子犹然滞楚乡”描绘了诗人自己归家后的悠闲自在,而友人却仍滞留在楚地,形成鲜明对比,流露出对友人的牵挂之情。
颔联“末路相看嗟鸟尽,后车未载困鹰扬”运用比喻手法,以“鸟尽”形容末路之感,以“鹰扬”象征壮志未酬,表达了对友人处境艰难的同情与惋惜。
颈联“歌传郢雪还谁和,佩有江兰秪自芳”借用了楚辞中的典故,郢雪喻指高洁的品德,江兰则象征着美好的品质,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友人高尚品格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知音难觅的无奈。
尾联“莫向人间争皂白,鸡虫得失本茫茫”则是诗人对世事的深刻洞察,劝告友人不必在世俗的纷争中过于计较得失,因为人生的许多事情都是难以分辨是非黑白的,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远,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又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