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与金山并,僧言景更幽。
寺无双屿近,地占一江浮。
曾是龙为宅,还疑蜃吐楼。
他乡远归者,望此得停舟。
名与金山并,僧言景更幽。
寺无双屿近,地占一江浮。
曾是龙为宅,还疑蜃吐楼。
他乡远归者,望此得停舟。
这首诗名为《题江心寺》,作者是宋代诗人翁卷。诗中通过描绘江心寺的独特景致,展现了其与金山齐名的名声和深藏不露的幽静。"名与金山并"一句,表达了江心寺与金山同样享有盛誉;"僧言景更幽"则通过僧人的口述,进一步强调了寺内的清幽之美。
"寺无双屿近,地占一江浮"两句,描绘了江心寺地理位置的特殊,它仿佛悬浮在江面上,四周没有其他岛屿相衬,显得孤立而壮观。"曾是龙为宅"运用神话传说,增添了神秘色彩,暗示江心寺历史悠久,可能曾有龙在此栖息;"还疑蜃吐楼"则借海市蜃楼的幻象,形容寺宇如梦幻般矗立,令人惊叹。
最后两句"他乡远归者,望此得停舟",表达了诗人对江心寺的向往,认为它不仅是美景,更是旅人疲惫时心灵的归宿,能吸引远方游子在此驻足停留。整首诗以景寓情,富有诗意,体现了翁卷清新自然的写作风格。
远游怅不乐,兹赏吾道存。
款曲故人意,辛勤清夜言。
东亭何寥寥,佳境无朝昏。
阶墀近洲渚,户牖当郊原。
矧乃穷周旋,游时怡讨论。
树阴荡瑶瑟,月气延清尊。
明河带飞雁,野火连荒村。
对此更愁予,悠哉怀故园。
送行人,歌一曲,何者为泥何者玉?
年华已向秋草里,春梦犹传故山绿。
际晚绿烟起,入门芳树深。
不才叨下客,喜宴齿诸簪。
夜月仍携妓,清风更在林。
彩毫挥露色,银烛动花阴。
自接通家好,应知待士心。
向隅逢故识,兹夕愿披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