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蜀拜扬州,征东辍武侯。
直来万里月,旁到五峰秋。
幢冷遮高雪,旗闲卓乱流。
谢朝明主喜,登省旧寮愁。
隔海城通舶,连河市响楼。
千官倚元老,虚梦法云游。
全蜀拜扬州,征东辍武侯。
直来万里月,旁到五峰秋。
幢冷遮高雪,旗闲卓乱流。
谢朝明主喜,登省旧寮愁。
隔海城通舶,连河市响楼。
千官倚元老,虚梦法云游。
此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赴任之际的壮观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送别之情以及对远方任所的想象。首句“全蜀拜扬州”可见是从四川出发,向着江南的扬州方向进发,而“征东辍武侯”则透露出一路上行军事调动的紧迫感。
接下来的“直来万里月,旁到五峰秋”中,“万里月”形象地描绘出长途跋涉中的孤独与辽阔,而“五峰秋”则让人联想到壮丽的自然景观和季节的变换。
“幢冷遮高雪,旗闲卓乱流”两句,不仅写出了军队行进时的严寒气候,而且通过“旗闲”一词,传达出军中暂时的宁静与和平,这与之前的紧迫形成对比,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谢朝明主喜,登省旧寮愁”表露了诗人对于能够为国家服务的喜悦,同时也透露出对即将到来的新环境、新职责带来的思念与不安。
最后,“隔海城通舶,连河市响楼。千官倚元老,虚梦法云游。”几句,则描绘了一个繁华而又有些许超脱现实的城市生活图景,“千官倚元老”中“元老”的出现,让人感受到一种时间的沉淀和历史的厚重,而“虚梦法云游”则像是诗人对于这种繁华背后所持的超然态度的一种表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军旅生活以及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密荫垂杨,乱钩绣箔,阊门夹道青楼。
追寻少日,永惜狂踪,萧萧梅雨苏州。小泊津头。
听秦弦缭绕,吴语轻柔。百载想风流。
尽相忘、身寄孤舟。
自羁息京尘,苦侵鳏绪,回看处处生愁。
如今双白鬓,又何堪、重唱西洲。掩镜花羞。
零露比、江淹恨稠。
伫他生、鸳鸯梦好,玉人同遇清秋。
梦中烟树。长安远、飘零知向何处。
一番霜信一番疏,又晚来风雨。剩槭槭、商声自语。
停骖曾爱凉阴住。
甚暗屧无情,尽碎蹋秋林,夕照斛尘捎去。
经眼旧日风光,空栖鸾凤,冷落荒径谁赋。
已抛根蒂任东西,奈乱愁无主。正寂历、敲阶细数。
天涯频感兰成暮。
怕故枝、凄寒紧,转绿蹉跎,误人筇拄。
宝阑春去多时,玉奴犹倚东风困。
浓姿泪洗,伶俜不许,雨酥烟晕。
素靥消尘,冰绡委佩,强支娇俊。
自谢郎去后,银毫蘸浅,瑶台路,无人问。
相谑湔裙未肯,伴酴醾、殿将芳讯。
西园后日,蔫红无数。渐吹成粉。
何况飞琼,将离歌罢,素鸾无信。
向月明空见,一枝凝露,恼新霜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