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阑春去多时,玉奴犹倚东风困。
浓姿泪洗,伶俜不许,雨酥烟晕。
素靥消尘,冰绡委佩,强支娇俊。
自谢郎去后,银毫蘸浅,瑶台路,无人问。
相谑湔裙未肯,伴酴醾、殿将芳讯。
西园后日,蔫红无数。渐吹成粉。
何况飞琼,将离歌罢,素鸾无信。
向月明空见,一枝凝露,恼新霜鬓。
宝阑春去多时,玉奴犹倚东风困。
浓姿泪洗,伶俜不许,雨酥烟晕。
素靥消尘,冰绡委佩,强支娇俊。
自谢郎去后,银毫蘸浅,瑶台路,无人问。
相谑湔裙未肯,伴酴醾、殿将芳讯。
西园后日,蔫红无数。渐吹成粉。
何况飞琼,将离歌罢,素鸾无信。
向月明空见,一枝凝露,恼新霜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意阑珊、美人孤独的画面。"宝阑春去多时,玉奴犹倚东风困",开篇即传达出一种时光流转、佳人慵懒的氛围。"浓姿泪洗,伶俜不许,雨酥烟晕",通过细致的描绘,写出芍药花凋零带泪,仿佛承受着风雨的摧残,显得楚楚可怜。
"素靥消尘,冰绡委佩,强支娇俊",进一步刻画了芍药花的憔悴之美,即使花瓣零落,仍保持着几分娇艳。"谢郎去后,银毫蘸浅,瑶台路,无人问",借典故表达了主人公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如今的孤寂。
"相谑湔裙未肯,伴酴醾、殿将芳讯",暗示了芍药曾与友人共度欢乐时光,而今只剩下独自面对芬芳消逝。"西园后日,蔫红无数。渐吹成粉",描绘了芍药花瓣飘落如雪的场景,更显凄凉。
"何况飞琼,将离歌罢,素鸾无信",运用神话中的仙子和鸾鸟,强化了离别之痛。最后,"向月明空见,一枝凝露,恼新霜鬓",以月光下孤独的芍药,象征着主人公的哀愁和岁月的无情。
整体来看,朱祖谋的这首《水龙吟》以白芍药为载体,抒发了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词人对世事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