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道次灵井》
《道次灵井》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锡]韵

井面水不动,傍分龙鳞激。

泉气时生沤,上涌光的皪。

深苔翠堪染,石底清可觌。

旱岁或来祠,弹弦属灵觋。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àolíngjǐng
sòng / méiyáochén

jǐngmiànshuǐdòngbàngfēnlónglín

quánshíshēngōushàngyǒngguāngde

shēntáicuìkānrǎnshíqīng

hànsuìhuòláitánxiánshǔlíng

注释
井面:井口表面。
龙鳞:形容井壁上的纹路。
激:激起。
泉气:泉水的气息。
沤:水面上的气泡。
光的皪:光芒闪烁的样子。
深苔:深绿色的苔藓。
翠:翠绿。
染:染色。
石底:石头底部。
清可觌:清澈可见。
旱岁:干旱的年份。
祠:祭祀。
灵觋:神灵的使者或巫师。
翻译
井水静止无波,井壁刻痕像龙鳞般激起涟漪。
泉水偶尔泛起泡沫,光芒闪烁的样子。
深绿的青苔仿佛能染色,清澈见底的石头清晰可见。
在干旱年份,人们有时会来祭祀,弹奏弦乐求助于神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道次灵井》。诗中描绘了一幅静中有动、清新自然的画面。"井面水不动"写出了井水表面的平静,"傍分龙鳞激"则通过比喻,暗示井水下藏着活力,如同龙鳞般细小的波纹。"泉气时生沤,上涌光的皪"进一步描绘了泉水涌动,泛起泡沫,光线照射下闪烁的样子。

诗人又细致地描绘了井底的景象,"深苔翠堪染",说明苔藓之绿浓郁如染,"石底清可觌"则写出井水清澈见底。最后两句"旱岁或来祠,弹弦属灵觋"则带出人们对井神的敬畏与祈求,干旱时节人们会前来祭祀,弹奏弦乐以召唤灵验的神祇。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幽深,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流露出人们对生活的依赖和对神秘力量的信仰。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信衣

楚人拾得楚人弓,北秀何如塞上翁。

解道本来无一物,金斓还与刹竿同。

(0)

续西园咏木芙蓉后十五韵·其八

晓露光团白玉京,夕阳红沁赤霞城。

蹉跎一日成今昔,惆怅花前落叶声。

(0)

送衣石师下山·其一

辜负莲花开满池,下山相问欲何之。

但言世外閒无事,只有人间病要医。

(0)

题画·其三

独坐倚山阁,山深树影重。

客心何所寄,云外两三峰。

(0)

赠吴建侯防禦

仙风道骨鹤仪形,暂别红尘眼便青。

渡海寻僧过竹院,还家教子读金经。

问将爵里咍咍笑,说到禅机款款听。

一食不忘生种在,知君早已断荤腥。

(0)

番禺东官临高长宁四明府见过即事

久抛绳检事渔竿,病骨谁怜磬折难。

按定古方医痼疾,高抬时价卖心肝。

门维官舫惊鸥梦,诗括奚囊驻马鞍。

就索残书消永日,清风吹起蠹鱼乾。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