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木上苍冥,行藏只草亭。
雁随秋到早,山入市来青。
投老馀渔具,能诗例鹤形。
发根风露入,肺渴喜初醒。
云木上苍冥,行藏只草亭。
雁随秋到早,山入市来青。
投老馀渔具,能诗例鹤形。
发根风露入,肺渴喜初醒。
这是一首充满自然意境和个人情感的诗歌,通过对山川、云雾、鸟类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个人隐居生活状态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深切情感以及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平和。
"云木上苍冥,行藏只草亭。" 这两句设置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云雾缭绕的高远之处,只有简陋的草庐作为隐居之所,体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和对自然纯净生活的向往。
"雁随秋到早,山入市来青。" 这两句通过大雁的迁徙季节和山色的变换,描绘出一种时间流转与自然景观相互映衬的情境,传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生命循环的感悟。
"投老馀渔具,能诗例鹤形。" 这两句则表明诗人的生活状态,他放弃了世俗的追求,只保留了一些旧时渔夫的工具,以此作为隐居生活的象征,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将自己比喻为鹤,显示出一种超脱尘世、自在飞翔的心境。
"发根风露入,肺渴喜初醒。" 最后两句则是对早晨清新空气的享受,以及内心世界从沉睡中苏醒的愉悦感受。诗人通过呼吸新鲜空气、体会自然之美,从而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和平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反映出诗人淡泊明志、超然世俗的心境,以及他对于生命、自然和艺术创作的深刻理解和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