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停伶伦双凤鸣,阴分嶰谷凉幽庭。
淫哇不能屈其贞,睨霜节坚挺疏茎。
骨含五音堪九成,欲泄未得郁不平。
峄阳孙枝感精诚,檿丝与俱徽玉明。
为引虞薰发其声,却寄猗兰和䪫韺。
陶弦在趣非耳听,韩腹曾思披以呈。
厥妙可蕴求无形,必与俱传物斯荣。
张公之孙馀典刑,所宝不忝贻嘉名。
彼局耳目尘满缨,泥琴琅玕挹馀清。
自停伶伦双凤鸣,阴分嶰谷凉幽庭。
淫哇不能屈其贞,睨霜节坚挺疏茎。
骨含五音堪九成,欲泄未得郁不平。
峄阳孙枝感精诚,檿丝与俱徽玉明。
为引虞薰发其声,却寄猗兰和䪫韺。
陶弦在趣非耳听,韩腹曾思披以呈。
厥妙可蕴求无形,必与俱传物斯荣。
张公之孙馀典刑,所宝不忝贻嘉名。
彼局耳目尘满缨,泥琴琅玕挹馀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琴与自然景象交融的画面。诗人通过对古琴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音乐、艺术和先祖文化传承的尊崇之情。
“自停伶伦双凤鸣”一句,以双凤比喻琴声,既表现了琴声的清脆悦耳,也象征着高雅脱俗。接着,“阴分嶰谷凉幽庭”描绘了一种静谧、清冷的自然环境,为琴声营造了一个恰当的氛围。
“淫哇不能屈其贞,睨霜节坚挺疏茎”两句,则用生长于寒冷之地而不失其本色的植物比喻古琴,强调了它坚守艺术纯正性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骨含五音堪九成,欲泄未得郁不平”表达了诗人对古琴音乐的深刻理解和渴望表达之情。这里,“骨含五音”指的是古琴蕴含着丰富的音乐韵味,而“堪九成”则是说这种韵味几乎达到了完美。
“峄阳孙枝感精诚,檿丝与俱徽玉明”两句,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进一步赞颂了古琴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诗人将古琴的音色比作珍贵的玉石,强调其纯净无瑕。
接下来的“为引虞薰发其声,却寄猗兰和䪫韺”两句,则是说诗人希望通过演奏古琴来传承这种文化遗产,并与自然和谐共鸣。
“陶弦在趣非耳听,韩腹曾思披以呈”表明了诗人对古琴音乐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投入。这里,“陶弦”指的是古代著名的琴师陶渊明,而“韩腹”则是另一位琴师韩愈,他们都被认为能够领悟并传递古琴的精神。
最后,“厥妙可蕴求无形,必与俱传物斯荣”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艺术形式不朽的信念。他相信古琴的美妙之处在于其无形的精神内涵,而非外在的华丽,这种精神应当与世代相传,成为永恒的荣耀。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不仅是对古琴艺术的赞颂,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致敬和传承。
邓敦好琴如好色,十年买琴不可得。
南城县里客携来,百镒兼金君不惜。
竹林踞坐江盈盈,临江三奏龙鱼听。
萧森岩壑秋气肃,汹涌天地霜风清。
商声洋洋羽声苦,月堕寒光君罢抚。
馀音寄意愁人心,别思苍茫正如许。
为余再控白玉弦,长谣楚语招飞仙。
招飞仙,安得见,独立乾坤泪如霰。
云林山人穷到骨,手种菘菜连中唐。
栽培深丛照云水,撷掇翠甲盈倾筐。
江南仲冬寒气盛,小草无力排风霜。
侧闻今岁谷不熟,田里嗟怨吾神伤。
大车运米填旧债,一穗不在农夫仓。
农夫辛苦食无粟,艺菜正欲充糇粮。
上天胡为降杀气,造物骄蹇颓其纲。
吾君爱民如爱子,忧国感激张平章。
臣愤贪夫满郡邑,臣愿盛世跻虞唐。
君不见,豪家大户餍酒肉,暖阁无风咽丝竹。
又不见,饥人破铛夜煮蕨根粥,妻子嗷嗷向天哭。
仲冬朔吹严,雪零应寒候。
枯条竞鸣宵,顽阴互昏昼。
淤深途绝车,冰闭城失漏。穷谷噤孤?,丛泽匿群兽。
梁园秪自誇,袁门有谁扣。
宁忘啮毡塞,每思射鸿囿。
鹤语固可徵,鸥盟岂宜复。
更须挟重裘,且当饮温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