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尽春还好,朝暄暮复寒。
雨晴终日异,衣著一冬难。
生菜知无分,残梅不用看。
本凭书遣睡,转更睡相干。
腊尽春还好,朝暄暮复寒。
雨晴终日异,衣著一冬难。
生菜知无分,残梅不用看。
本凭书遣睡,转更睡相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立春时节的生动画面。从“腊尽春还好,朝暄暮复寒”可见诗人对时令的细微变化有着敏锐的感受。这里的“腊”指的是年末的残冬,“春还好”意味着春天即将到来,但“朝暄暮复寒”又表现了立春前夕气温的波动,反映出自然界在季节交替时的不稳定性。
接下来的“雨晴终日异,衣著一冬难”进一步强调了天气的多变。诗人通过对比雨和晴两种不同天气,以及穿着同样厚重的衣服从冬至春的困难,生动地表达了季节过渡时期的不适。
“生菜知无分,残梅不用看”则是诗人对自然界中植物生长状态的观察。新生的蔬菜没有明显的差别,而已凋谢的梅花也不值得再去关注。这两句通过对比衰老与新生的植物,表达了时间流逝和事物更迭的哲理。
最后,“本凭书遣睡,转更睡相干”展示了诗人在夜晚依靠书籍来驱赶困倦,但反而更加沉浸于睡意之中。这不仅描绘了一幅安静的夜读场景,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放松。
总体上看,这首诗通过对立春时节特有的自然现象和个人感受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流转和季节更迭深刻的理解。
已蹑东游屩,还乘上海槎。
寻真度弱水,招子饭胡麻。
少广苍精佩,双成绿髻髽。
娱游芝作盖,服食枣如瓜。
鼍乘观初日,神虚茹幼霞。
玉笙宵度曲,金匮夙抽芽。
遂把东皇袂,来朝阿母家。
初平羊已化,中散虱空爬。
剑蚀缑仍结,尊空石漫洼。归期定何日?
夜夜卜灯花。
泰伯常采药,深蹊入芳菲。
攀桂作帷帐,纫兰制裳衣。
坐令文身俗,悉从端委归。
支胤后世君,礼让日渐违。
迷阳行棘足,蘼芜露沾衣。
三秀不改度,斋房耀灵辉。
撷之荐瑶席,神享民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