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得之手谈约不胜者赋诗探题得题厉吉老所居得之当作予和之云》
《与得之手谈约不胜者赋诗探题得题厉吉老所居得之当作予和之云》全文
宋 / 李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闻道全家避乱离,数间茅屋畏人知。

闲寻倦鸟安巢处,静看孤云出岫时。

瓮酿浊醪缘好客,棋翻妙著待赢诗。

从来谷口称真隐,应笑通衢卖卜医。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充满了宁静与淡泊的意境。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士在自然中的自在生活,以及其与世无争、好客待人的性格特点。

首联“闻道全家避乱离,数间茅屋畏人知”,开篇即点明了隐士因避世而远离尘嚣,居住于简陋的茅屋之中,表达了隐士对世俗纷扰的逃避与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颔联“闲寻倦鸟安巢处,静看孤云出岫时”,进一步描绘了隐士在闲暇之余观察自然界的景象,倦鸟归巢,孤云出岫,这些自然现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寓意着隐士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颈联“瓮酿浊醪缘好客,棋翻妙著待赢诗”,揭示了隐士待客的热情与高雅的趣味。他以酿造的浊酒招待朋友,以棋局上的妙招等待对手的挑战,甚至将赢棋视为创作诗歌的机会,体现了隐士在日常生活中寻找乐趣与艺术灵感的态度。

尾联“从来谷口称真隐,应笑通衢卖卜医”,最后两句是对隐士生活方式的总结与评价。谷口的隐士自称为真正的隐士,而那些在繁华大道上卖卜算命的人则被隐士认为是表面的隐士,实际上并未真正摆脱世俗的束缚。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真正隐逸生活的向往,也暗含了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以及在自然与艺术中寻求精神寄托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李光

李光
朝代:宋   字:泰发   号:转物老人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生辰:1078年12月16日[1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
猜你喜欢

北征杂咏二首·其二

客寝不能寐,旧虑杂新思。

申旦鸡初鸣,呼童理裳衣。

初日照疏牖,仓皇临路岐。

风尘塞四野,车马若云驰。

去者未云息,来者复如斯。

鼎鼎百年内,形神空尔疲。

顾彼蓬蒿士,旦暮偃荆扉。

蒸藜以为食,编麻以为衣。

不知有朝市,岂复辨雄雌。

芳饵非所羡,网罗安得施。

(0)

有所思

清镜久不御,朱铅那复施。

忍看云并雁,愁见月穿帷。

华灯冷红艳,庭草委芳蕤。

不及梁间燕,双双啄紫泥。

(0)

与杨世卿徐顾二生至宝界山居

遥水映微旭,湿云犹在山。

幽居隐深谷,空濛烟树间。

岁序忽复变,樵歌常自闲。

与子不忍去,踌躇暮方还。

(0)

往山舍值雨不得至

轻舷迟出溪,玄云黯如墨。

率彼泾水涘,霢霂凉树积。

湖口跂予望,弥弥浪花白。

郁哉西山岑,云林坐相失。

怅然命回桡,乃与初志别。

契契终有怀,抚事重叹息。

(0)

宴徐将军园林作

白日照名园,青阳改故姿。

瑶草折芳径,丹梅发玉墀。

主人敬爱客,置酒临华池。

阶下罗众县,堂上弹清丝。

广筵荐庶羞,艳舞催金卮。

国家多闲暇,为乐宜及时。

徘徊终永晏,不惜流景驰。

(0)

自柳至平乐书所见四首·其二

藤峡韩丞绩,昆仑狄帅功。

左江仍略定,八寨未全通。

舞剑狼家健,弯弧达舍雄。

卢苏谁养寇,何事枉姚公。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