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翩丹穴鸟,志在万里外。
营营持罦叟,何事守蒿艾。
声音可得闻,羽翮不能害。
嗟彼雉与兔,首身自此碎。
翩翩丹穴鸟,志在万里外。
营营持罦叟,何事守蒿艾。
声音可得闻,羽翮不能害。
嗟彼雉与兔,首身自此碎。
这首诗通过对比丹穴鸟与持罦叟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由与束缚的思考。丹穴鸟象征着追求高远、自由不羁的精神,而持罦叟则代表了被世俗规则和束缚所困的人。诗中以“翩翩”描绘丹穴鸟的轻盈与自由,反衬出持罦叟的忙碌与拘束。通过“营营”与“守蒿艾”的对比,强调了自由与束缚之间的鲜明差异。
后两句“声音可得闻,羽翮不能害”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意味着即使外界的声音可以听到,但并不妨碍丹穴鸟的自由飞翔。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描述,也是对心灵自由的隐喻。最后,“嗟彼雉与兔,首身自此碎”以雉与兔的遭遇作为结尾,暗示了在束缚之下,个体往往难以保全完整与自由,形象地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与对束缚的批判。
整体而言,这首诗借物抒情,通过对比与象征手法,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与对束缚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生命本质的探索。
清霜散晓阴,轻风吹宿雾。
桥倾绝人行,渔间借舟渡。
初惊乌背转,渐入牛脾路。
长林连云壑,细草萦石户。
洞深锁灵踪,鹿去骖仙驭。
殿高邻天冠,廊回宽地屦。
骤响水湍流,飘香花似雨。
崎岖到山椒,静旷夺尘虑。
四顾但苍莽,俯窥若轩翥。
伫立鹤不归,寒生日云莫。
频通婺女讯,兼得会稽书。
岁月呻吟里,文章困睡馀。
百年判憔悴,万里付迂疏。
尚欲身强健,相从得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