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高阁上何频,每上令人耳目新。
前日晚登缘看雪,今朝晴望为迎春。
林莺何处吟筝柱,墙柳谁家晒曲尘。
可惜三川虚作主,风光不属白头人。
天宫高阁上何频,每上令人耳目新。
前日晚登缘看雪,今朝晴望为迎春。
林莺何处吟筝柱,墙柳谁家晒曲尘。
可惜三川虚作主,风光不属白头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早春图景,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天宫高阁上何频,每上令人耳目新。"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登临高阁,每次攀登都能给予他新的视觉和听觉体验,展示了自然景色的变幻莫测与诗人对美的追求。
"前日晚登缘看雪,今朝晴望为迎春。" 这两句则通过对比昨天夜晚观赏雪景和今天早晨期待春天的场景,生动地展现了季节更迭带来的不同情趣,以及诗人对于新鲜事物的热切期盼。
"林莺何处吟筝柱,墙柳谁家晒曲尘。" 这两句描写了春日里鸟鸣箜篌之声和树影婆娑间晾晒的景象,通过对话语气的运用,让人仿佛能听见那隐约的琴音,感到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细微生命的关注。
"可惜三川虚作主,风光不属白头人。"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即使是美丽如三川之地,也难免被世事变迁所掩盖,而这些美好景色并不属于年华已高的自己。这既是一种生命无常的情感流露,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身命运的沉思。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以及面对时光流逝时的一份哀愁。
少年心骨壮,功名期力殉。
文邀马卿评,剑谒猿公问。
御良骥足逸,胡为车三偾。
浮沈道所尚,穷达天之分。
迹从逍遥游,心与洪濛论。
姑佩湛卢归,休复较铦钝。
朝著紫宸殿,直庐金马门。
楞伽百八句,柱下五千言。
何处求花藏,忘机即漆园。
凉宵万籁寂,明月在前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