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福别无所补,五日一参击鼓。
何曾说妙谈玄,祇是粗言直语。
甘草自来甜,黄连依旧苦。
忽若鼻孔辽天,逢人切忌错举。
资福别无所补,五日一参击鼓。
何曾说妙谈玄,祇是粗言直语。
甘草自来甜,黄连依旧苦。
忽若鼻孔辽天,逢人切忌错举。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法明所作的偈语,以日常生活中的药物——甘草和黄连为喻,表达出禅宗修行的真谛。"资福别无所补,五日一参击鼓",意指修行并非为了世俗的福报,而是定期参与禅修,如同击鼓声中寻求内心清净。"何曾说妙谈玄,祇是粗言直语",强调禅修不在于华丽的言辞,而在于直接领悟真理的朴实之道。
"甘草自来甜,黄连依旧苦",通过对比甘草的甜与黄连的苦,象征修行过程中的苦乐交织,甜来自内心的宁静,苦则来自对自我身心的磨砺。"忽若鼻孔辽天,逢人切忌错举",比喻修行者应保持清明之心,不被外在迷惑,提醒他人勿轻易误解或模仿。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教于禅,简洁明了,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注重实践和内省的特点。
灵区有异产,化国无潜珍。
承平百年间,簪缨半齐民。
建溪富奇伟,叶氏初隐沦。
森然见乔木,其下维德人。
佳哉郁葱葱,气若凤与麟。
联翩出儒将,岂惟十朱轮。
新松无鹿触,旧柏有乌驯。
待公归上冢,泪叶乃肯春。
短衫压手气横秋,更著仙人紫绮裘。
使我有名全是酒,从他作病且忘忧。
诗无定律君应将,醉有真乡我可侯。
且倒馀樽尽今夕,睡蛇已死不须钩。
孟公好饮宁论斗,醉后关门防客走。
不妨闲过左阿君,百谪终为贤太守。
老居闾里自浮沉,笑问伯松何苦心。
忽然载酒从陋巷,为爱扬雄作酒箴。
长安富儿求一过,千金寿君君笑唾。
汝家安得客孟公,从来只识陈惊坐。
黁公昔未化,来往淮山曲。
寿逾两甲子,气压诸尊宿。
但嗟浊恶世,不受龙象蹴。
我来不及见,怅望空遗躅。
霜颅隐白毫,锁骨埋青玉。
皆云似达摩,只履还西竺。
壁间馀清诗,字势颇拔俗。
为吟五字偈,一洗凡眼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