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临千仞寺,俯视万人家。
目送南溟阔,心悬北阙赊。
参差临水竹,红白隔溪花。
酷爱张吟伯,诗工不自誇。
仰临千仞寺,俯视万人家。
目送南溟阔,心悬北阙赊。
参差临水竹,红白隔溪花。
酷爱张吟伯,诗工不自誇。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的壮丽景象与内心深沉的情感。首句“仰临千仞寺,俯视万人家”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诗人所处之地的高峻与视野的辽阔,仿佛置身于云端之上,俯瞰着下方的万家灯火,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接着,“目送南溟阔,心悬北阙赊”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表达。诗人目光穿越广阔的南海,心却在遥远的京城徘徊,表达了对远方和未知世界的向往与思念,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孤独感和对权力中心的渴望。
“参差临水竹,红白隔溪花”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竹影参差,溪边花朵或红或白,色彩鲜明,生机勃勃,与前文的宏大景象形成对比,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生动性,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细腻情感。
最后,“酷爱张吟伯,诗工不自夸”则点明了诗人的感情焦点。他钦佩并喜爱着名为“张吟伯”的朋友,赞美他的诗歌技艺高超,却不自夸,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才华的谦逊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内心世界,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俶装理蜀柁,长啸下吴天。
摩挲乌牛石,三系春江船。
结绶昨去国,力田未逢年。
初看飞舄来,皆谓令尹贤。
再看泥轼归,日谒刺史前。
抱才宜为邦,郁抑顾莫宣。
遇合会有时,此行定腾骞。
圣人坐斋居,群公拱御筵。
召见渤海龚,拜谢胪句传。
归乘厩吏车,五马应翩翩。
浮云淡高天,清雨洒广庭。
池馆飒以凉,始知秋气生。
蒲荒叶乱委,荷折盖已倾。
微风经草木,猎猎有寒声。
炎蒸岂得久,四时相代更。
当暑思折胶,纤絺不为轻。
冬复念裘褐,乃与寒暑争。
谁能安天运,伤哉世上情。
开裳坐岩石,静僻胜尘区。
禽落闲庭果,荷侵湿岸蒲。
高情天外远,暑气竹间无。
浅井瓦瓶汲,低床桃簟铺。
江声空槛树,烧影照巢乌。
困睡抛书册,悲吟缺玉壶。
浮生如梦幻,世事任凫卢。
但得过从乐,无嫌此地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