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途中》
《途中》全文
明 / 余有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春日褰衣问翠微,春郊无地不芳菲。

梨花雪湿白欲碎,草色雨馀青乍肥。

天末烟霞引前旆,道傍萝薜上初衣。

翛然顿惬区中赏,此日抽簪愿不违。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活力。首句“春日褰衣问翠微”以行动开篇,生动地展现了诗人踏春的情景,仿佛亲自步入那片翠绿之中,探寻春天的秘密。接着,“春郊无地不芳菲”一句,直接点明了春天的万物复苏,每一寸土地都充满了生机与芬芳。

“梨花雪湿白欲碎,草色雨馀青乍肥”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梨花比作雪,既形象又富有诗意;而草色在雨后的变化,被形容为“青乍肥”,既表现了雨水滋润后草木生长的勃勃生机,也暗示了春天的滋养与希望。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春日里自然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天末烟霞引前旆,道傍萝薜上初衣”则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烟霞与前旆相映成趣,道旁的藤蔓与新衣相衬,营造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仿佛诗人的心境也随着这美丽的景色而变得宁静与自由。

最后,“翛然顿惬区中赏,此日抽簪愿不违”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深深喜爱与满足,以及对生活的一种超脱与淡泊的态度。这里的“抽簪”可能象征着放弃世俗的束缚,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生机,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追求,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余有丁
朝代:明   籍贯:明世宗嘉靖四十一年(1562)壬戌科申时行榜进士第三   生辰:1526~1584

余有丁(1526~1584) 。明世宗嘉靖四十一年(1562)壬戌科申时行榜进士第三人。次年进士,授翰林编修。隆庆初,充实录纂修官。万历元年(1573)以右庶子领南翰林,次年为国子祭酒,颇多建树,谥文敏。告病辞官回乡后,于东湖一古洞外构筑亭榭,门外种五棵柳树,名“五柳庄”,林园之美,盛极一时。有房屋七楹,一楹专一藏书,神宗御书“名山洞府”赐之。其藏书处为“觉是斋”,后人称为“余相书楼”。生平校书严谨,南监本二十一史尚有其校刊之题识。
猜你喜欢

思归·其四

自觉才疏久愿归,敢将山色便相依。

汉家事业虽全盛,亦放梁鸿一个飞。

(0)

送僧有言之天台

进寺金庭远,香文玉篆连。

船中鸣夜磬,雪里见新年。

山尽城临岸,云空海照天。

莫嫌通剡客,僧舍枕花川。

(0)

堵䏂智庄僧德永写余真求赞

昔方三五少年,便作阿婆心切。

今以八十老翁,却学小儿口说。

如何不言不语,莫问是同是别。

只愿年丰饱吃饭,肚皮解了三条篾。

(0)

程元成待制宠示和篇其自序用乐天尹洛并一渔翁事可谓精切叹服不已再次韵奉酬

侍冠早已挂朝堂,乡县荣标昼锦坊。

尚记香山曾尹洛,更同鲁国欲渔棠。

春风醉客金丝缓,夜烛弹棋玉石忙。

应笑汲卿犹未去,强扶衰病理淮阳。

(0)

资正殿学士萧照邻挽词二首·其二

共政时虽少,同朝日最多。

联鏕趋鹤禁,列馔祝鸡窠。

平昔颜常好,归来鬓未皤。

飞升寻乃祖,示病笑维摩。

(0)

胡涣季享示寿诗二首十月二十五日因其生日次韵答之·其二

杲杲朝曦正在东,文心诗耳一时聪。

学当鼎盛犹无敌,才过颐期想更工。

此去宦游谈笑里,后来家庆画图中。

俾昌俾乂诗人事,不似荒虚汉少翁。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