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厅斋消夏·其三》
《厅斋消夏·其三》全文
清 / 黄家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竞传唐俭是奇材,局面翻新自主裁。

露布已令神鬼泣,玉书曾见凤麟来。

棘门布置成儿戏,木子猖狂本罪魁。

痛惜浃辰田海变,天心人事费疑猜。

(0)
鉴赏

这首诗《厅斋消夏(其三)》由清代诗人黄家鼎所作,通过诗句描绘了厅斋中消夏的情景,透露出一种宁静与清凉之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出诗人对夏日独特体验的深刻感受。

“厅斋消夏”这一题目本身就蕴含着对夏日避暑、享受宁静生活的向往。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往往寻求一处凉爽之地,以缓解酷热带来的不适。黄家鼎在这首诗中,通过“消夏”二字,不仅点明了季节特征,也暗示了诗中场景的静谧与舒适。

诗中的“厅斋”,作为消夏的地点,可能是一处室内空间,或是带有遮阳设施的户外凉亭。在这里,诗人通过“消夏”这一行为,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亲近与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夏日的清凉与宁静,成为诗人情感抒发的背景,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格外和谐与美好。

通过“消夏”的主题,黄家鼎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这种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生活情趣的追求,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精神世界的独特理解和审美追求。

总之,《厅斋消夏(其三)》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夏日静谧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美和生活情趣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黄家鼎
朝代:清

黄家鼎,字骏孙。浙江鄞县人。清监生,光绪十年(1884)代理凤山知县,光绪十一年(1885)卸任。光绪十七年(1891)再任。时适议修《通志》,与邑人辑采访册。割台之役,家鼎亲与其事,所见所闻,发为诗歌,慷慨激切,洋溢黍离之音。
猜你喜欢

宫词·其九十九

宫棋初罢请银笙,合曲偏宜钿面筝。

未伏延年花下唱,金钱百万赏新声。

(0)

白云庵

白云寂寂水潺潺,云出无心水自闲。

云水不知人换世,至今依旧满溪山。

(0)

牛口见月

掩窗寂已睡,月脚垂孤光。

披衣起周览,飞露洒我裳。

山川同一色,浩若涉大荒。

幽怀耿不寐,四顾独徬徨。

忽忆丙申年,京邑大雨霶。

蔡河中夜决,横浸国南方。

车马无复见,纷纷操筏郎。

新秋忽已晴,九陌尚汪洋。

龙津观夜市,灯火亦煌煌。

新月皎如昼,疏星弄寒芒。

不知京国喧,谓是江湖乡。

今来牛口渚,见月重凄凉。

却思旧游处,满陌沙尘黄。

(0)

诗三百三首·其二○○

千年石上古人踪,万丈岩前一点空。

明月照时常皎洁,不劳寻讨问西东。

(0)

登云梯

碧落远澄澄,青山路可升。

身轻疑易蹋,步独觉难凭。

逦迤排将近,回翔势渐登。

上宁愁屈曲,高更喜超腾。

江树遥分蔼,山岚宛若凝。

赤城容许到,敢惮百千层。

(0)

赠张旭

张公性嗜酒,豁达无所营。

皓首穷草隶,时称太湖精。

露顶据胡床,长叫三五声。

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

下舍风萧条,寒草满户庭。

问家何所有,生事如浮萍。

左手持蟹螯,右手执丹经。

瞪目视霄汉,不知醉与醒。

诸宾且方坐,旭日临东城。

荷叶裹江鱼,白瓯贮香粳。

微禄心不屑,放神于八纮。

时人不识者,即是安期生。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