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寂空门掩,三花隐乱峰。
经残僧入定,林暝鹤归松。
境静天香入,帘疏月影重。
永怀禅榻夜,无梦到尘踪。
寂寂空门掩,三花隐乱峰。
经残僧入定,林暝鹤归松。
境静天香入,帘疏月影重。
永怀禅榻夜,无梦到尘踪。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僧房秋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山中僧舍景象。首句“寂寂空门掩”,以寂静无声的空门暗示出僧房的清幽,门扉紧闭,更显其与世隔绝的氛围。次句“三花隐乱峰”中的“三花”通常指佛家的三种象征,隐于乱峰之中,寓言僧人的修行生活远离尘世纷扰,融入自然。
第三句“经残僧入定”,通过描绘僧人正在研读经书并沉浸于禅定状态,展现了僧侣们的内心世界和修行生活。第四句“林暝鹤归松”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夜晚的树林中,白鹤归巢,增添了神秘与超脱的意象。
第五句“境静天香入”,写的是僧房内外的和谐统一,静谧的环境使得天上的香气(可能指自然的芬芳或禅意的清香)得以飘入,暗示了修行者内心的纯净与禅意的渗透。
最后一句“帘疏月影重”,通过描绘窗帘缝隙间漏下的月光,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深远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僧房夜晚的深深怀念,以及对尘世生活的淡然超脱。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僧房秋夜的静谧与禅意,流露出诗人对僧侣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的超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