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泉深秀处,梵宇若天成。
亦自庄严相,而无尘俗情。
此中消万虑,谁道认三生。
小憩鸣鞭去,行云出岫轻。
竹泉深秀处,梵宇若天成。
亦自庄严相,而无尘俗情。
此中消万虑,谁道认三生。
小憩鸣鞭去,行云出岫轻。
这首诗描绘了天竺寺的静谧与庄严,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竹泉、梵宇、小憩等元素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首句“竹泉深秀处”,点明了地点的自然之美,竹林与清泉相互映衬,展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景致。接着,“梵宇若天成”一句,将寺庙比作天造地设,突出了其神圣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特点。
“亦自庄严相,而无尘俗情”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寺庙的庄严与超脱世俗的特质,让人感受到一种心灵的净化与升华。诗人在此表达了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消除一切杂念,达到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此中消万虑,谁道认三生”则深化了这种体验,暗示在这样的环境里,人们可以超越日常生活的烦恼,甚至触及到更深层次的生命认知。最后,“小憩鸣鞭去,行云出岫轻”描绘了诗人短暂休憩后,继续前行的情景,行云出岫轻,既象征着心灵的释放,也预示着旅程的继续,充满了哲理意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寓意,展现了天竺寺的独特魅力,以及它对人心灵的深刻影响,是一首富有禅意与哲思的作品。
十人赋分九穷寒,古说天悭今不悭。
一夜尽开多宝藏,施银为地玉为山。
衡门久栖迟,永日孰与俦。
既绝车马喧,遂适林塘幽。
荷香因雨来,水鸟鸣相酬。
虚怀睨物表,可以观天游。
古来英雄人,何异貉一丘。
茫然不知归,没世随波流。
年光胡不少留连,熟食清明又眼前。
敢望深宫传蜡烛,可堪小市禁炊烟。
满城风雨无杯酒,故国松楸欠纸钱。
老病心情冷时节,只将书策替幽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