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司马承祯含象鉴文·其一》
《司马承祯含象鉴文·其一》全文
唐 / 不详   形式: 古风

天地含象,日月贞明。写规万物,洞鉴百灵。

龟自卜,镜自照。吉可募,光不曜。

青盖作镜大吉昌,巧工刊之成文章。

左龙右虎辟不祥,朱鸟玄武顺于旁,子孙富贵居中央。

(0)
注释
天地:指宇宙自然界。
含象:包含万物之形象、意象。
日月:太阳和月亮,常象征时间、光明。
贞明:贞洁而明亮,比喻正义光明。
写规:描绘、规范。
万物:一切事物。
洞鉴:深入透彻地观察、理解。
百灵:众多的神灵、精怪。
龟自卜:龟甲能预示未来,比喻自知吉凶。
镜自照:镜子自动映照,比喻自我反省。
吉可募:吉祥可以被祈求或期待。
光不曜:光芒不刺眼,比喻谦逊不张扬。
青盖:青色的盖子,这里指镜背的装饰颜色,象征高贵。
作镜:制作镜子。
大吉昌:非常吉祥昌盛。
巧工:技艺高超的工匠。
刊之:雕刻它。
文章:纹样、图案。
左龙右虎:传统上认为左龙右虎为吉祥的布局。
辟不祥:驱除邪恶与不幸。
朱鸟:即凤凰,象征吉祥。
玄武:龟蛇合体,代表北方和水,有镇宅保平安之意。
顺于旁:和谐地处于旁边,辅助守护。
子孙富贵:后代享有财富和尊贵。
居中央:处于核心、最重要的位置。
翻译
天地间包含着万物之象,太阳与月亮昭示着纯净的光明。描绘规定着万物形态,明察秋毫洞察诸般神灵。
龟甲自然能预卜吉凶,铜镜自行映照万物。吉祥可以被祈求,光芒却不自我炫耀。
以青色为盖的镜子象征着大吉大利,巧手工匠雕刻其上形成美丽的纹章。
左边龙右边虎驱除一切不祥,红色的鸟与黑色的龟蛇在旁护佑,子孙后代富贵平安居于正中。
鉴赏

这首诗是中国古代的一首吉祥之作,充满了美好的寓意和象征意义。"天地含象,日月贞明"一句,描绘出宇宙间万物皆有其规律,太阳与月亮代表着光明正大,是宇宙运行的象征。"写规万物,洞鉴百灵"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意味着诗人希望通过观察和领悟自然界的规律来洞悉世间万物的真理。

接下来的"龟自卜,镜自照"表达的是对古代占卜之道和明智思考的赞美。龟壳被用来占卜,而镜则象征着反思和智慧。"吉可募,光不曜"则是祝愿一切吉祥如同光芒四射,但又不过度,以保持一种平衡与谐调。

青色宝石制成的镜子在古代被视为珍贵之物,这里"青盖作镜大吉昌"表达的是对未来美好预期和祝愿。"巧工刊之成文章"则赞扬了工匠们的精湛技艺,将自然界的美妙转化为人间的艺术作品。

最后两句"左龙右虎辟不祥,朱鸟玄武顺于旁,子孙富贵居中央"描述的是一种理想中的家庭状态。龙和虎分别象征着权威与力量,而朱鸟(即凤凰)和玄武(即龟与蛇的合体)则代表着吉祥与智慧。这样的排列意味着家族中没有不吉之事,子孙满堂,富贵安康。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规律的赞美,对占卜、智慧和技艺的肯定,以及对家庭幸福的祝愿,展现了一种对宇宙和谐、人间繁荣以及家族美满的向往。

作者介绍

不详
朝代:宋

猜你喜欢

杨隐父新开竹轩赋诗遗之

擢干傍东岗,穷年閟幽独。

寒分渭水烟,莹矗蓝田玉。

凿户清飙来,秀色鲜可掬。

羁人初一见,洗尽尘土目。

中心已空洞,劲节秋仍绿。

相期老岁寒,荣悴从草木。

坚姿恐为用,扶危度深谷。

化龙生云雨,岂止鸾凤宿。

(0)

兰坡

梅花扫迹春无光,继踵惟有幽兰香。

天姿冲澹谢朱粉,睥睨百卉皆优倡。

高人采撷纫为佩,养之盆盎移中堂。

微风馥馥来何所,一干鼻观尤非常。

年来屡遭白眼笑,过而不顾夫何伤。

深山穷谷遂真性,寂寞无人亦自芳。

忆昔灵均滋九畹,贞洁内守甘退藏。

众醉独醒隘八表,回视俗物都茫茫。

我今日暮前途窄,握香不羡尚书郎。

荒坡满植作知己,从兹身世两相忘。

(0)

游金地寺·其一

山行无近远,绝顶是休程。

度石篮舆怯,穿云履屐轻。

林篁当路迸,泉水落溪鸣。

更宿招提夜,寥然一境清。

(0)

秋日即事八首·其五

向来玉烛四时和,共庆秋田黍稌多。

但得贫民同一饱,黄堂无事且婆娑。

(0)

计敏夫送酒四壶有诗和之二首·其二

何须著意苦吟诗,未动毫端万景随。

千载骚人还把手,谁云陶谢不同时。

(0)

病不能从沈德远少卿草堂醵饮

溪南十里山,有客今渊明。

归来厌城市,著脚鸥鹭汀。

客来笑谈剧,日暮车马行。

我昔曾见之,浩气犹凭陵。

尊酒浸成列,翰墨时相迎。

惭渠前日约,念此故旧情。

冲风走篮舆,剥啄山头扃。

人生等游戏,底问割与烹。

但令宾主欢,莫识众我醒。

毋以患难移,政须公主盟。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