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气相求事可论,一回见面一欢情。
两行何处闲文字,一队谁家好弟兄。
同气相求事可论,一回见面一欢情。
两行何处闲文字,一队谁家好弟兄。
这首诗以“颂古六十二首”之名,由宋代僧人释清远所作,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与相聚之欢的独特感悟。
首句“同气相求事可论”,描绘了朋友之间因有着相似的背景或经历而自然地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生活中的种种事情。这里的“同气”比喻的是志趣相投的朋友,他们之间的交流充满了理解和共鸣。
次句“一回见面一欢情”,则进一步强调了朋友相聚时的喜悦和情感的交流。每一次的会面都充满了欢愉,这种欢情不仅仅是表面的快乐,更是深层次的情感连接和心灵的契合。
接下来的“两行何处闲文字”,通过“两行”这一形象的描述,暗示了朋友间轻松随意的交谈,不拘泥于形式,也不追求深奥的哲理,而是如同流水般自然流畅,充满生活的气息。
最后一句“一队谁家好弟兄”,将友情上升到了兄弟般的深厚情谊,表达了在朋友之间寻求到的不仅是简单的陪伴,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支持和依靠。这里的好弟兄不仅仅指实际的血缘关系,更多的是指在精神层面能够相互扶持、相互理解的伙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朋友相聚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友情的美好与珍贵,以及在现代社会中难得的纯粹情感交流。它不仅是一首对友情的赞歌,也是对简单生活态度的向往和追求。
华中甫斋真赏著,夏承娄寿道生赋。
娄碑不见夏碑存,谨庭秘笈来吴门。
东京隶法评奇古,咄咄殊难一二数。
数行论赞丰与杨,阙三十字翁书补。
堂堂笔阵推中郎,此语传之秋涧王。
建宁刻先石经石,体沿篆籀垂楷则。
阴阳辟阖星云攒,如戟森竖如弧弯。
神奸慌惚窥夏鼎,威仪肃穆参汉官。
惜哉未校义门本,得自丹阳少剥损。
广平赝迹人间多,宝者不独徐芳远。
华山拓见今阮公,酸枣苏斋摹亦工。
芒角体势参假借,书丰作丰从同同。
华家雕落谨庭死,千七百年留一纸。
芝英见瑞岂偶然,过眼云烟良足纪。
一径缘秋毫,连山入太古。
孤云欹松萝,长风啸豺虎。
鞭镫惨不骄,瑟缩战两股。
争此一握天,豁然开洞户。
阔愁大荒落,低见众星舞。
回视未登客,万蚁穿线缕。
始知所历高,上界足官府。
书生老蓬荜,壮观从今数。
狂吟《敕勒篇》,浩气莽天宇。
幽州古招提,只瞻慧日相。
几经龙汉劫,依然尚无恙。
似现不坏身,来诠秘密藏。
千花拥云龛,九龙盘玉帐。
容光若雪海,晃朗不能望。
闻昔目犍连,运神摄巧匠。
三返忉利天,审谛始营创。
坎坎伐檀声,人天悉和畅。
相具三十二,庄严绝依傍。
仗兹接引手,拯溺迷津上。
皓月临太空,万川皆一状。
视为身外身,所见即孟浪。
文殊本无二,焉用辨真妄。
试参光明经,一空生灭障。
八难暨三途,种种可尊尚。
我拟谢尘羁,初地早回向。
买取鹅溪绢,绘此胜鬘样。
石堂梅万株,香火长供养。
非徒烦恼除,兼得寿无量。
海山潮音中,松云一鹤放。
《鹫峰寺观旃檀佛像作》【清·毕沅】幽州古招提,只瞻慧日相。几经龙汉劫,依然尚无恙。似现不坏身,来诠秘密藏。千花拥云龛,九龙盘玉帐。容光若雪海,晃朗不能望。闻昔目犍连,运神摄巧匠。三返忉利天,审谛始营创。坎坎伐檀声,人天悉和畅。相具三十二,庄严绝依傍。仗兹接引手,拯溺迷津上。皓月临太空,万川皆一状。视为身外身,所见即孟浪。文殊本无二,焉用辨真妄。试参光明经,一空生灭障。八难暨三途,种种可尊尚。我拟谢尘羁,初地早回向。买取鹅溪绢,绘此胜鬘样。石堂梅万株,香火长供养。非徒烦恼除,兼得寿无量。海山潮音中,松云一鹤放。
https://shici.929r.com/shici/JLbajZvK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