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汉淳于长夏承碑》
《汉淳于长夏承碑》全文
清 / 李宗瀚   形式: 古风

华中甫斋真赏著,夏承娄寿道生赋。

娄碑不见夏碑存,谨庭秘笈来吴门。

东京隶法评奇古,咄咄殊难一二数。

数行论赞丰与杨,阙三十字翁书补。

堂堂笔阵推中郎,此语传之秋涧王。

建宁刻先石经石,体沿篆籀垂楷则。

阴阳辟阖星云攒,如戟森竖如弧弯。

神奸慌惚窥夏鼎,威仪肃穆参汉官。

惜哉未校义门本,得自丹阳少剥损。

广平赝迹人间多,宝者不独徐芳远。

华山拓见今阮公,酸枣苏斋摹亦工。

芒角体势参假借,书丰作丰从同同。

华家雕落谨庭死,千七百年留一纸。

芝英见瑞岂偶然,过眼云烟良足纪。

(0)
鉴赏

这首清代李宗瀚的《汉淳于长夏承碑》是一首对古代书法艺术的赞美之作。诗人首先提到华中甫斋和夏承娄寿两位学者的贡献,接着描述了夏碑虽存而娄碑已失的对比,强调了珍贵的文献资料从吴门流传而来。诗人对东京隶书的评价极高,认为其奇特古朴难以尽数,特别提到了丰与杨的评论和翁书的补充,将书法艺术与东汉蔡邕(中郎)相提并论。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碑文的精美,如篆籀楷书的融合,以及其结构上的繁复与变化,既有如戟般挺立,又有如弓弧般的弯曲,展现了汉字的韵律之美。他将碑文比作夏鼎,象征着历史的厚重,又与汉代官府的威严相映照。

遗憾的是,原碑未能校对义门本,但幸亏从丹阳得到的拓本保存相对完好,尽管有所磨损。广平地区仿造的赝品较多,但真正的珍品并不只在徐芳手中。华山拓本由阮公收藏,而酸枣苏斋的摹本也技艺精湛。诗人指出,华家严谨的拓本虽然华氏已逝,但这份孤本历经千七百年仍得以留存,其价值如同瑞芝,值得世人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示了对《汉淳于长夏承碑》书法艺术的高度赞赏,以及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敬畏之情。

作者介绍

李宗瀚
朝代:清

(1769—1831)清江西临川人,字公博,一字北漠,又字春湖。乾隆五十八年进士,授编修。道光时官至工部左侍郎、浙江学政。工诗,喜聚书,癖嗜金石文字。
猜你喜欢

拾得赞·其一

生苕帚,提在手。放下绝诸尘,转扫复转有。

松门十里春如昼。

(0)

岁旱

经岁雨不作,溪源皆绝流。

旱妖长似夏,虫响谩占秋。

满目伤黎庶,焦心在冕旒。

天河盍倾泻,并洗甲兵忧。

(0)

自在观音赞

日高花影重,风暖鸟声碎。

在在圆通门,门门观自在。

宝陀峰顶较些些,片月分辉照沧海。

(0)

开诸方语

收拾残花贴故枝,游蜂舞蝶谩纷飞。

莫教嗅著无香处,懡㦬还从旧路归。

(0)

偈颂七十六首·其二十五

天寒地冷,昼短夜长。死灰拨尽,没可商量。

昨夜三更月到窗。

(0)

浪淘沙令

黄道雨初乾。霁霭空蟠。东风杨柳碧毵毵。

燕子不归花有恨,小院春寒。倦客亦何堪。

尘满征衫。明朝野水几重山。

归梦已随芳草绿,先到江南。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