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高花影重,风暖鸟声碎。
在在圆通门,门门观自在。
宝陀峰顶较些些,片月分辉照沧海。
日高花影重,风暖鸟声碎。
在在圆通门,门门观自在。
宝陀峰顶较些些,片月分辉照沧海。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画面。"日高花影重"写出了阳光明媚,花朵在阳光下投下浓重的影子,显示出时光的流转与生机盎然。"风暖鸟声碎"则通过轻柔的春风和清脆的鸟鸣,传达出春天的气息和大自然的和谐。
"在在圆通门,门门观自在"两句,暗示了诗人身处佛教圣地圆通寺,每一扇门都象征着通往智慧和内心的自由,观自在即观照自我,达到心灵的宁静与解脱。"宝陀峰顶较些些"进一步描绘了寺庙所在的山峰之巅,虽不高,但显得神圣而庄严。
最后一句"片月分辉照沧海"以月光洒落海面的景象,寓意着佛法普照世间,如同明月照亮大海,给人以深远的哲理启示。整体上,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载体,表达了对佛教教义的领悟和对内心平静的向往。
维摩老子菌生庵,门外沧江绿正涵。
夜雨村村拆花柳,春风日日长桑蚕。
晚妆才记海棠睡,朝色俄看禁药酣。
造化新功镇如此,抚诗往往发余惭。
春风吹屧上黄冈,独倚斜阳看武昌。
城郭山川几兴废,祇留元祐姓名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