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落千山秋,天空一江碧。
贾勇登巉岩,决眦瞰危壁。
猎猎虎啸林,阴阴龙起泽。
肤寸足下云,倏已际天白。
急雨翻盆来,疾雷起肘腋。
同游三两人,相望失咫尺。
飘然冷风过,烟霾渐消迹。
雨脚移而东,长虹逗林隙。
山翠湿淋漓,苔空见白石。
快哉今日观,横写百忧积。
山川美登眺,嗟余在行役。
陟高暧亲庐,犯险乖子职。
归当置浊醪,孤酹奠惊魄。
木落千山秋,天空一江碧。
贾勇登巉岩,决眦瞰危壁。
猎猎虎啸林,阴阴龙起泽。
肤寸足下云,倏已际天白。
急雨翻盆来,疾雷起肘腋。
同游三两人,相望失咫尺。
飘然冷风过,烟霾渐消迹。
雨脚移而东,长虹逗林隙。
山翠湿淋漓,苔空见白石。
快哉今日观,横写百忧积。
山川美登眺,嗟余在行役。
陟高暧亲庐,犯险乖子职。
归当置浊醪,孤酹奠惊魄。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秋季登山时所见的壮丽景色与突遇的暴雨,以及雨后山川之美。开篇“木落千山秋,天空一江碧”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秋天山林的萧瑟与天空的清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接着,“贾勇登巉岩,决眦瞰危壁”描述了作者勇敢地攀登陡峭的岩石,目光锐利地俯瞰险峻的峭壁,展现了其不畏艰险的精神。
“猎猎虎啸林,阴阴龙起泽”通过拟声词和想象中的龙起之象,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使读者仿佛能听到森林深处传来的虎啸,感受到水泽中潜藏的神秘力量。接下来,“肤寸足下云,倏已际天白”则描绘了作者脚下云雾缭绕的景象,瞬间又变得洁白无瑕,表现出自然界的瞬息万变。
“急雨翻盆来,疾雷起肘腋”生动地再现了突如其来的暴雨,雨水如倾盆而下,雷声在耳边轰鸣,营造出紧张而震撼的气氛。随后,“同游三两人,相望失咫尺”描述了暴雨中与同伴之间的距离仿佛缩短,但又因视线模糊而难以辨认,增加了情境的紧迫感。
“飘然冷风过,烟霾渐消迹”则表现了雨后的清新与凉爽,烟雾逐渐散去,展现出一片宁静的景象。最后,“雨脚移而东,长虹逗林隙”描绘了雨停后,一道彩虹横跨林间,增添了几分浪漫与希望。
“山翠湿淋漓,苔空见白石”进一步描绘了雨后山林的湿润与生机,绿意盎然,苔藓覆盖的石头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明亮。结尾“快哉今日观,横写百忧积”表达了作者对这次经历的感慨,尽管心中有诸多忧虑,但眼前的美景让他感到无比畅快。
“山川美登眺,嗟余在行役”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在外奔波的无奈。最后“归当置浊醪,孤酹奠惊魄”则是作者在归途中,准备一杯浊酒,独自祭奠内心的惊惧与不安,显示出他对生活复杂情感的深刻理解与自我慰藉。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人生境遇的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此是名山第一宫,仙人何在独遗踪。
玲珑两洞通玄境,突兀一山为柱峰。
水泛红云出幽谷,风吹苍雪落长松。
何时觅得人间暇,遍踏烟岚翠万重。
章生画中师,神秀蟠心胸。
儿时学山水,近复能鱼龙。
拂素欲画时,默吮南山松。
斯须景与物,以次生笔锋。
画出巧安排,咫尺千万重。
阴晴弄明晦,近远分淡浓。
雪月清瘦屿,烟雨朦胧峰。
有时作江湖,万派俱朝宗。
云涛汹澎湃,雪屋惊奔冲。
风平坦如掌,皱縠浮溶溶。
因水鱼更巧,回翻态从容。
翻荷猛跳珠,聚藻相噞喁。
中有化龙鲤,静伺机便逢。
天门露头角,滃滃祥云从。
看君此四画,众史特奴佣。
当知各有意,不特誇纤秾。
丈夫抱膝时,清乐山水供。
观鱼或濠上,笑倚临流筇。
一朝蜕鳞鬣,屣脱尘泥踪。
甘霖泽四海,霓望慰九农。
《题章秀才画山水鱼龙》【宋·姚勉】章生画中师,神秀蟠心胸。儿时学山水,近复能鱼龙。拂素欲画时,默吮南山松。斯须景与物,以次生笔锋。画出巧安排,咫尺千万重。阴晴弄明晦,近远分淡浓。雪月清瘦屿,烟雨朦胧峰。有时作江湖,万派俱朝宗。云涛汹澎湃,雪屋惊奔冲。风平坦如掌,皱縠浮溶溶。因水鱼更巧,回翻态从容。翻荷猛跳珠,聚藻相噞喁。中有化龙鲤,静伺机便逢。天门露头角,滃滃祥云从。看君此四画,众史特奴佣。当知各有意,不特誇纤秾。丈夫抱膝时,清乐山水供。观鱼或濠上,笑倚临流筇。一朝蜕鳞鬣,屣脱尘泥踪。甘霖泽四海,霓望慰九农。
https://shici.929r.com/shici/BBzXT.html
衰翁憨甚,向尊前、手捻一枝寒玉。
想见梅台花更好,一片琼田栖绿。
短辔轻舆,大家同去,取酒偿醲馥。
元来春晚,万包空间黄竹。
休恨雪小云娇,出群风韵,已觉桃花俗。
羯鼓声高回笑脸,怎得天公来促。
江上风平,岭南人远,谁度单于曲。
明朝酒醒,但馀诗兴天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