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瓦宵光曙,重檐夕雾收。
玉花停夜烛,金壶送晓筹。
日晖青琐殿,霞生结绮楼。
重门应启路,通籍引王侯。
万瓦宵光曙,重檐夕雾收。
玉花停夜烛,金壶送晓筹。
日晖青琐殿,霞生结绮楼。
重门应启路,通籍引王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晨宫廷生活的画面,通过对光线、建筑和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王公贵族在清晨开始一天生活的情景。
"万瓦宵光曙,重檐夕雾收。" 这两句诗描绘了早晨天色初明,宫殿上的瓦片在微弱的光线下逐渐亮起,而屋檐下的晚霜尚未散去,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神秘的氛围。
"玉花停夜烛,金壶送晓筹。" 这两句则写到了室内的灯火和用餐的情景,"玉花"可能指的是精美的灯饰,而"金壶"则暗示了皇家的奢华。这里通过对照明和饮食的描写,突出了宫廷生活的豪华和细腻。
"日晖青琐殿,霞生结绮楼。" 这两句诗转向了室外,阳光透过精致的窗棂(青琐)照耀在宫殿之上,而远处则是彩霞缭绕的高楼,这些景象共同构筑了一幅宏伟壮丽的画面。
"重门应启路,通籍引王侯。" 最后两句诗展现了宫廷生活的正式开始,重门即将打开,预示着一天的活动即将展开,而"通籍引王侯"则暗指着朝堂上的朝仪和贵族们的到来。
整首诗通过对早晨光线、室内外景象的描写,以及对宫廷生活细节的刻画,展示了一个宏大而精致的世界。
履儿年十三,方读左公书。
左公非异人,衰周一大儒。
其书主一敬,不敬辄叹吁。
祸福有两途,敬则福有馀。
不敬即招祸,此言良不诬。
被发一祭野,百年为戎居。
宋灾一罪己,勃兴已庶乎。
敬为礼之干,惟敬乃良图。
坐立汝皆敬,道已在汝躯。
汝能听吾言,福自人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