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翁憨甚,向尊前、手捻一枝寒玉。
想见梅台花更好,一片琼田栖绿。
短辔轻舆,大家同去,取酒偿醲馥。
元来春晚,万包空间黄竹。
休恨雪小云娇,出群风韵,已觉桃花俗。
羯鼓声高回笑脸,怎得天公来促。
江上风平,岭南人远,谁度单于曲。
明朝酒醒,但馀诗兴天北。
衰翁憨甚,向尊前、手捻一枝寒玉。
想见梅台花更好,一片琼田栖绿。
短辔轻舆,大家同去,取酒偿醲馥。
元来春晚,万包空间黄竹。
休恨雪小云娇,出群风韵,已觉桃花俗。
羯鼓声高回笑脸,怎得天公来促。
江上风平,岭南人远,谁度单于曲。
明朝酒醒,但馀诗兴天北。
这首宋词以一位老翁的视角,描绘了探梅的情景。"衰翁憨甚,向尊前、手捻一枝寒玉",形象地刻画了老翁在酒宴前,憨态可掬地把玩着一支梅花,仿佛这清冷的花朵能给他带来一丝暖意。"想见梅台花更好,一片琼田栖绿",通过想象,老翁期待着梅花盛开的美景,如仙境般洁白无瑕。
接下来,词人描述了众人一同前往赏梅,乘着轻便的车舆,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品味美酒,享受春天的浓郁芬芳。"元来春晚,万包空间黄竹",暗示此时已是春末,但仍有未尽的春意。
"休恨雪小云娇,出群风韵,已觉桃花俗",老翁对雪花和云朵的赞美,表达了对梅花独特风姿的喜爱,认为它们比庸常的桃花更具高雅之韵。"羯鼓声高回笑脸,怎得天公来促",借鼓声欢庆,感叹大自然催促着春天的离去。
"江上风平,岭南人远,谁度单于曲",词人借江面平静和远方友人的联想,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同时也借"单于曲"寄寓壮志豪情。最后,词人以"明朝酒醒,但馀诗兴天北"收尾,预示着即使酒醒,探梅的经历和诗情仍会留在心中,成为美好的回忆。整首词情感真挚,画面生动,展现了探梅时的闲适与诗意。
华栋一何丽,移下小壶天。
几多曲房新户,缥缈似当年。
曾是使君风度,元有胸中丘壑,六月竹风寒。
一洗筝笛耳,歌舞粲筵间。
坐中客,醒复醉,听无眠。
已回归梦,犹复袅袅记清圆。
尚想饮中仙子,来处余香飘坐,胜韵此双全。
为寄月华语,难与并婵娟。
静练平千顷,华栋俯中流。
凌晨画戟,来看宿雨断虹收。
八九胸中云梦,三千笔端风月,无处快凝眸。
笑咏一堂上,挥尘气横秋。
俯危阑,红日下,暮云稠。
无穷伟观,只应天意为君谋。
容我时醒时醉,独泛微烟微雨,浩荡逐轻鸥。
不羡岳阳胜,丹碧耸层楼。
灰飞山解竹。
庆群阴消尽,新阳来复。
云物呈祥连瑞霭,烟气纷纷馥馥。
紫陌香衢,朱檐影里,罗绮花成簇。
岭梅惊暖,数枝争绽寒玉。
有人袅袅盈盈,今朝特地,为我新妆束。
娇倚银床添绣线,长喜修眉舒绿。
不道多情,锦屏罗幌,难得欢生足。
谁知今夜,玉壶银漏催促。
江南春早,尚余寒门巷,杨花飘逐。
一色初梅开尽也,不数芳园红绿。
珍重骚人,幽怀分寄,高韵歌黄竹。
六花羞避,满笺凌乱琼玉。
应念有客长安,履穿东郭,无与怜穷独。
鼓棹前溪非兴尽,寒怯水栖岩宿。
咫尺君家,瑶田无径,冰柱排银屋。
瓮头春到,唤回晚梦清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