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大涤》
《游大涤》全文
宋 / 姚舜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此是名山第一宫,仙人何在独遗踪。

玲珑两洞通玄境,突兀一山为柱峰。

水泛红云出幽谷,风吹苍雪落长松。

何时觅得人间暇,遍踏烟岚翠万重。

(0)
注释
名山:著名的山脉。
第一宫:最前面的宫殿。
仙人:神话中的长生不老之人。
遗踪:遗留下的踪迹或遗迹。
玲珑:精致、小巧。
玄境:神秘的境界或道教的仙境。
突兀:突然出现或高耸突起。
柱峰:像柱子一样的山峰。
水泛红云:形容水色映照得像红云一样。
幽谷:深而隐蔽的山谷。
风吹苍雪:风吹过,仿佛落下的是白色的雪。
烟岚:山间的云雾。
翠万重:形容绿色的山峦层层叠叠。
翻译
这是名山中的第一座宫殿,仙人哪里去了只留下遗迹。
两个精致的洞穴通往神秘的境界,一座陡峭的山峰犹如柱子般耸立。
红色的云彩在深谷中荡漾,风吹过,苍白色的雪花落在青松上。
何时才能找到人间的闲暇,去遍历这重重叠叠的烟雾和翠绿的山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姚舜元的《游大涤》,描绘了大涤山作为名山胜地的风貌。首句“此是名山第一宫”点明了所游之处的重要地位,暗示着山中的非凡气象。接下来的“仙人何在独遗踪”则引入了神秘和历史的元素,暗示着山中曾有仙人活动过的痕迹。

“玲珑两洞通玄境”描绘了山中洞穴的奇特与深邃,仿佛通往另一个神秘的世界,增添了神秘色彩。“突兀一山为柱峰”则形象地刻画了山峰的峻峭和独特,犹如一根柱子支撑天地。

“水泛红云出幽谷”通过描绘山谷中的流水和云雾,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奇幻的景象,令人遐想。“风吹苍雪落长松”则以风雪与松树相映,展现了山中四季变换的韵味。

最后两句“何时觅得人间暇,遍踏烟岚翠万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忙碌生活的感慨,希望能有闲暇时光去遍游这如画的山水,享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翠绿。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描绘了大涤山的壮丽景色,又寓含了诗人的情感寄托,是一首典型的山水游记诗。

作者介绍

姚舜元
朝代:宋

平江府嘉定人。以武功为保义郎、平江府东南副将。守吴淞。恭帝德祐初,元师下平江,会大雾四塞,元兵猝至,与弟舜宾、侄应龙、次子兴龙俱死于难。
猜你喜欢

寄陆地

石头城下自分携,无复连床听晓鸡。

故里音书寒雁杳,空江云树暮天低。

春来白下喜新约,梦去花间忆旧题。

犹念雪深留宿夜,酒醒诗就小楼西。

(0)

閒居感怀十七首·其一

鸣鸠知天雨,乾鹊知天风。

蟋蟀最无知,亦悲年运穷。

云何当世士,愦愦温饱中。

变故如波涛,浮沉安所终。

(0)

瓜州道中

清江杳杳水连空,江北江南绿映红。

三月异乡逢改火,经春游子怨飘蓬。

满汀芦叶孤舟雨,一树梨花小旆风。

遥望故乡何处是,依稀烟树五湖东。

(0)

竹枝词·其四

荷叶亭亭秋色阑,露珠风荡不成团。

自怜颜色非前日,羞把新妆临水看。

(0)

元夕午门赐观灯·其二

天仗森森列宝台,教坊初进鼓如雷。

金莲夜放轻寒散,绛蜡春融瑞气回。

仙乐慢调双玉管,紫宸频上万年杯。

传柑岁岁承恩渥,感遇深惭负不才。

(0)

早发兴和

未晓戒严程,鸣弓度塞城。

川云随地起,野火杂星明。

虎旅听笳动,銮旗傍跸行。

草清沙路软,浑觉马蹄轻。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