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散吏著书成,乌府仙人揽辔行。
七国早时先报捷,三吴今日尚屯兵。
锦帆深驻芙蓉苑,紫盖高悬虎豹营。
久拟功名望公等,愿看风采慰苍生。
金门散吏著书成,乌府仙人揽辔行。
七国早时先报捷,三吴今日尚屯兵。
锦帆深驻芙蓉苑,紫盖高悬虎豹营。
久拟功名望公等,愿看风采慰苍生。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许伯诚侍御前往江南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对国家未来的关切。首联“金门散吏著书成,乌府仙人揽辔行”以“金门散吏”和“乌府仙人”的形象,分别象征着诗人自己和即将远行的许伯诚,前者完成著作,后者则肩负重任,踏上征程。颔联“七国早时先报捷,三吴今日尚屯兵”通过对比古代与当前的军事形势,表达了对国家安定与和平的渴望。颈联“锦帆深驻芙蓉苑,紫盖高悬虎豹营”运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江南的美丽风光与军营的威严,展现了江南的多面性。尾联“久拟功名望公等,愿看风采慰苍生”表达了诗人对许伯诚的期待与祝福,希望他能建功立业,为国家和人民带来福祉。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家国情怀与人文关怀。
扁舟荡双楫,溪涧穿窈窕。
雨行良不恶,况得所历妙。
依依墟里烟,落落展遐眺。
冥濛云树昏,荏苒风竹掉。
高桑布谷鸣,远渚鹳鹤叫。
时惟农事急,蓑笠逮翁媪。
小桥曲通村,竹所期遥造。
不似山阴翁,匆匆遽回棹。
王生兼养生,萧生颇慕禅。
迢迢数千里,拜我滁山前。
吾道既匪佛,吾学亦匪仙。
坦然由简易,日用匪深玄。
始闻半疑信,既乃心豁然。
譬彼土中镜,暗暗光内全。
外但去昏翳,精明烛媸妍。
世学如剪綵,妆缀事蔓延。
宛宛具枝叶,生理终无缘。
所以君子学,布种培根原。
萌芽渐舒发,畅茂皆由天。
秋风动归思,共鼓湘江船。
湘中富英彦,往往多及门。
临歧缀斯语,因之寄拳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