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雨中过颜东郊五首·其二》
《雨中过颜东郊五首·其二》全文
明 / 孙承恩   形式: 古风

扁舟荡双楫,溪涧穿窈窕。

雨行良不恶,况得所历妙。

依依墟里烟,落落展遐眺。

冥濛云树昏,荏苒风竹掉。

高桑布谷鸣,远渚鹳鹤叫。

时惟农事急,蓑笠逮翁媪。

小桥曲通村,竹所期遥造。

不似山阴翁,匆匆遽回棹。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雨中乘舟游历的景象,充满了自然之美与生活之趣。首句“扁舟荡双楫,溪涧穿窈窕”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舟行于溪涧中的情景,溪流蜿蜒曲折,舟行其中,既显出了水道的幽美,也暗示了旅途的悠长。

接着,“雨行良不恶,况得所历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雨中行舟的欣赏态度,即使是在雨中航行,也觉得别有一番风味,更何况沿途的风景如此美妙。这种豁达的心态,使得整个旅程更加愉悦。

“依依墟里烟,落落展遐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开阔的画面,墟里的炊烟袅袅升起,远处的景色尽收眼底,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这里运用了“依依”和“落落”两个叠词,分别形容炊烟的轻柔与视野的辽阔,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情感的表达。

“冥濛云树昏,荏苒风竹掉”则将视线转向天空与竹林,云雾缭绕,树木模糊不清,微风吹动着竹叶,发出沙沙的声音,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清新的氛围。这一联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

“高桑布谷鸣,远渚鹳鹤叫”两句转而关注自然界的生物,高处的桑树上,布谷鸟在啼鸣,远处的水边,鹳鹤在呼唤。这些声音为静谧的自然环境增添了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变化和生命的循环。

“时惟农事急,蓑笠逮翁媪”点出了此时正值农忙时节,老少皆参与劳作的景象。蓑衣和斗笠是农民劳作时的必备装备,这里通过简单的描述,展现了农村生活的辛勤劳作与和谐共处。

最后,“小桥曲通村,竹所期遥造”描绘了一座弯曲的小桥连接着村庄,竹林深处隐藏着更多的景致。这不仅是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也隐含了探索未知、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雨中行舟所见所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风光的美丽与生活的温馨,同时也蕴含了对农事的尊重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诗人的笔触流畅自然,情感真挚,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份宁静与美好。

作者介绍
孙承恩

孙承恩
朝代:明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猜你喜欢

赠江湖隐者

湖上人家住最幽,檐牙倒影落沧洲。

诗成梅坞三更月,酒醒蓬窗午夜秋。

移石为添烧药灶,卖金因起读书楼。

经年不入城闉去,长倚阑干看白鸥。

(0)

新居用韩昌黎诗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庐为韵作十诗·其十

平生湖海气,志广更才疏。

致君初无术,许身一何愚。

慨念天下士,四海无家居。

但愿庇广厦,不唯爱吾庐。

(0)

提举中奉程公挽诗·其二

静退身无累,安閒意有馀。

一麾真漫尔,三径盍归与。

肯酌贪泉水,甘乘下泽车。

后生知敬慕,遗行蔼乡闾。

(0)

丁收仲寺丞挽诗·其二

耆旧凋零尽,吾犹及此公。

典刑前辈近,气概古人同。

抵掌谈如在,掀髯笑已空。

堂堂宁复见,萧瑟九原中。

(0)

和胡秉彝敷文岩桂四首·其二

移根月窟最珍奇,料得姮娥谁不知。

挽住西风拚一醉,玉杯从此不徒施。

(0)

游大涤山

大涤洞沉沉,天柱峰嶪嶪。

人世悲落花,观松无易叶。

朝夕樵风生,云鹤閒情惬。

何当采玉芝,真踪从此蹑。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