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色不受垢,照影清江滨。
江雪岂不寒,枝头浑似春。
玉色不受垢,照影清江滨。
江雪岂不寒,枝头浑似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炎的作品,名为《次韵朱晦翁十梅·江梅》。从鉴赏角度来看,这是一首描写冬日江边梅花的诗句。
"玉色不受垢,照影清江滨。" 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梅花在污浊中自有一种超凡脱俗的美丽。"玉色"形容梅花之白,如同洁净无瑕的玉石,而"不受垢"则强调它不被世间尘埃所染,这既是对梅花外在之美的描绘,也暗示了诗人对于高洁品质的向往。"照影清江滨"则是说梅花倒映在清澈的江水中,江边的梅花与水中的倒影交相辉映,共同营造出一幅静谧美丽的画面。
"江雪岂不寒,枝头浑似春。" 这两句则通过对梅花与冬日雪景的对比,突出了梅花在严寒中依然盛开的顽强生命力和独特之美。"江雪岂不寒"表面上是在询问江边的雪是否冷冽,其实是感叹冬天的严寒;而"枝头浑似春"则是说梅花在这样的严寒中,依然开得像春日一般繁盛,"浑"字形容花朵茂密之状,表达了诗人对梅花不畏严寒、独自绽放的赞美。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妙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将冬日江边梅花的高洁与顽强生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充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以及他个人对于高洁品质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