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秦彦容韵·其四》
《和秦彦容韵·其四》全文
金 / 李俊民   形式: 古风

谷因辟后厌鼎烹,那在丘嫂轑釜羹。

冠未挂前已先裂,一簪却上山头雪。

我虽无师心我师,速修何恨下手迟。

论中自得养生理,笔底尽是游仙诗。

休向回车问前路,终须有个安排处。

晴窗点检白云篇,不知谁为作者序。

(0)
鉴赏

这首诗以隐逸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开篇“谷因辟后厌鼎烹,那在丘嫂轑釜羹”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世俗生活比作被烹饪的谷物,而隐居生活则比作不受束缚的自然状态,暗示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接着,“冠未挂前已先裂,一簪却上山头雪”描绘了诗人放弃官场束缚,选择归隐山林的形象,象征着精神上的解脱与自由。

“我虽无师心我师,速修何恨下手迟”表明诗人虽然没有直接的老师指导,但内心已经找到了自我修行的道路,不后悔开始的时间晚。“论中自得养生理,笔底尽是游仙诗”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通过内省和创作来达到修身养性、追求精神自由的过程。

“休向回车问前路,终须有个安排处”劝诫人们不必过分忧虑未来的道路,因为总会有适合自己的道路。“晴窗点检白云篇,不知谁为作者序”最后两句,以晴朗的窗户和白云为背景,象征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同时也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接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体现了金末元初时期文人对于个人精神独立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

作者介绍
李俊民

李俊民
朝代:金   籍贯:自号鹤鸣老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猜你喜欢

挽殷公子岳·其一

忆昔过从日,偏承藻鉴殊。

堂中延太守,门外揖王符。

木叶空郊晚,鱼鳞大泽枯。

邈如人世隔,无复问黄垆。

(0)

寄弟纾及友人江南·其二

吾家有赐茔,近在尚书浦。

前区百亩田,后启重门堵。

子姓俨成行,科名多接武。

家风万石传,花竹平泉圃。

蝉联二百祀,魂魄犹兹土。

一旦阅沧桑,他人代为主。

痛我游子身,中年遭薄祜。

驱车去关河,行行远豺虎。

亲朋不可见,何况予同父。

碌碌想阿奴,耕田故辛苦。

行者叹四方,居者愁门户。

岂为别离哀,努力念尔祖。

(0)

金山

东风吹江水,一夕向西流。

金山忽动摇,塔铃语不休。

贿师一十万,虎啸临皇州。

巨舰作大营,飞橹为前茅。

黄旗亘长江,战鼓出中洲。

举火蒜山旁,鸣角东龙湫。

故侯张子房,手运丈八矛。

登高瞩山陵,赋诗令人愁。

沈吟十年馀,不见旌旆浮。

忽闻王旅来,先声动燕幽。

阖庐用子胥,鄢郢不足收。

况兹蠢逆虞,已是天亡秋。

愿言告同袍,乘时莫淹留。

(0)

榜人曲·其一

侬家住在江洲,两桨如飞自繇。

金兵一到北岸,踏车金山三周。

(0)

感事·其七

传闻阿骨打,今已入燕山。

毳幕诸陵下,狼烟六郡间。

边军严不发,驿使去空还。

一上江楼望,黄河是玉关。

(0)

感事·其一

日角膺符早,天枝主鬯临。

安危宗社计,拥立大臣心。

旧国仍三亳,多方有二斟。

汉灾当百六,人未息讴吟。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