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事·其一》
《感事·其一》全文
清 / 顾炎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日角膺符早,天枝主鬯临。

安危宗社计,拥立大臣心。

旧国仍三亳,多方有二斟。

汉灾当百六,人未息讴吟。

(0)
鉴赏

此诗《感事(其一)》由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通过诗句表达了对国家安危与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首句“日角膺符早”,以“日角”象征帝王之相,暗指君主早年即展现出非凡的才能或命运,预示着未来的领导地位。“膺符”则暗示了君主应承天命,早早就被赋予了领导国家的使命。

次句“天枝主鬯临”,“天枝”比喻君主,此处形象地描绘了君主登基时的庄严景象,如同天降之枝,承载着国家的未来。“主鬯临”则意味着君主亲自主持祭祀活动,象征着国家的神圣与权威。

接下来,“安危宗社计,拥立大臣心”,这两句揭示了君主在国家面临危机时,需要依赖和信任大臣们的智慧与忠诚,共同制定策略,维护国家的稳定与安全。这里体现了君臣之间的紧密合作与责任担当。

“旧国仍三亳,多方有二斟”,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国家治理的复杂性。其中,“三亳”和“二斟”分别代表了古代的度量衡单位,隐喻国家治理中需要平衡各种利益关系,处理好不同群体的需求。同时,也暗示了在国家治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矛盾与挑战。

最后,“汉灾当百六,人未息讴吟”,“汉灾”借指历史上汉朝的灾祸,这里的“百六”是古代纪年的一种方法,意指历经百年动荡之后。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历史周期性灾难的感慨,以及对人民生活状态的关注。尽管经历了无数的苦难,但人民的歌声与哀叹从未停止,反映了社会的不平与民众的疾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和国家治理的反思,展现了顾炎武对于国家兴衰、君臣关系及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与忧虑,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思想家和政治家的深邃洞察力。

作者介绍
顾炎武

顾炎武
朝代:清   字:忠清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生辰:1613.7.15-1682.2.15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猜你喜欢

以糟蟹洞庭甘送丁端叔,端叔有诗,因和其韵

斗州只解寄鹅毛,鼎肉何曾馈百牢。
驱使木奴供露颗,催科郭索献霜螯。
乡封万户只名醉,天作一丘都是糟。
却被新诗太清绝,唤将雪虐更风饕。

(0)

益公新作三层百尺新楼,署日围山观,贺以唐

崖谷求仙底有仙,金梯上去即仙源。
山川第一江西景,风月无边相国园。
十倍黄楼况黄阁,千寻青笔是青原。
写成脚力犹强句,灯火笙歌特地村。

(0)

檃栝东坡观棋诗引并四言诗二首

五老峰前松荫庭,风光清美日华明。
独游略不逢一士,时有纹枰落子声。

(0)

咏绩溪道中牡丹二种·重台九心淡紫,进退格

紫玉盘盛碎紫绡,碎绡拥出九娇饶。
却将些子郁金粉,乱点中央花片梢。
叶叶鲜明还互照,婷婷风韵不胜妖。
折来细两轻寒里,正是东风折半包。

(0)

游蒲涧呈周师蔡漕张舶

胜日从公蒲涧游,万岳声满千崖秋。
一迳如蛇三百曲,绕尽山腹到山头。
穹岩千仞欹欲裂,仰看飞泉泻云窟。
锵成环佩奏成琴,溅作珠玑霏作雪。
步穿危磴攀苍藤,忽上穹岩顶上行。
人在半天泉在井,不敢下瞰惟闻声。
只怪前驱深不见,须臾却向前山转。
海风吹袖万丈长,海水去人一弓远。
老僧云卧晏未兴,先遣长松来道迎。
小参古殿黄面老,不见旧日安期生。
景泰上方半堵壁,城中望文雪山白。
却从景泰望城中,晓日楼台焕金碧。
君不见,中流千金慱一壶,不如游山饥时粥一盂。
金印檕肘大如斗,不如游山倦时一杯酒。
安期飞升今几年,祖龙不是不求仙。
至今年年七月二十五,倾城游人来访古。

(0)

幽居三咏诚斋

浯溪见了紫岩回,独笑春风尽放怀。
谩向世人谈昨梦,便来唤我作诚斋。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