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山》
《金山》全文
清 / 顾炎武   形式: 古风

东风吹江水,一夕向西流。

金山忽动摇,塔铃语不休。

贿师一十万,虎啸临皇州。

巨舰作大营,飞橹为前茅。

黄旗亘长江,战鼓出中洲。

举火蒜山旁,鸣角东龙湫。

故侯张子房,手运丈八矛。

登高瞩山陵,赋诗令人愁。

沈吟十年馀,不见旌旆浮。

忽闻王旅来,先声动燕幽。

阖庐用子胥,鄢郢不足收。

况兹蠢逆虞,已是天亡秋。

愿言告同袍,乘时莫淹留。

(0)
鉴赏

这首诗《金山》是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通过描绘金山的壮丽景象和历史故事,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首句“东风吹江水,一夕向西流”,以自然界的景象起笔,暗喻历史的不可逆转和时间的流逝。接着,“金山忽动摇,塔铃语不休”两句,将金山的动态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借塔铃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回响。

“贿师一十万,虎啸临皇州”描绘了古代战争的激烈场面,暗示了历史上的烽火连天。接下来,“巨舰作大营,飞橹为前茅”则进一步渲染了战争的宏大场景,展现了古代军事力量的壮观。

“黄旗亘长江,战鼓出中洲”两句,通过色彩鲜明的意象,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与紧张气氛。而“举火蒜山旁,鸣角东龙湫”则通过细节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战场之中,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与悲壮。

“故侯张子房,手运丈八矛”引用历史人物张良的故事,表达了对英雄豪杰的敬仰之情。接下来,“登高瞩山陵,赋诗令人愁”两句,诗人站在高处,俯瞰山陵,心中充满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沈吟十年馀,不见旌旆浮”表达了诗人长时间的思考与等待,却未见国家兴盛的景象,流露出深深的无奈与失望。最后,“忽闻王旅来,先声动燕幽”两句,似乎预示着新的希望即将到来,但紧接着“阖庐用子胥,鄢郢不足收”两句,又回到了对历史教训的反思,提醒人们要吸取历史经验,避免重蹈覆辙。

“况兹蠢逆虞,已是天亡秋”表达了对当前局势的担忧,认为敌人已经强大到难以抵挡的地步。“愿言告同袍,乘时莫淹留”则是诗人对同僚的劝告,希望他们抓住时机,不要错过改变国家命运的机会。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时代精神的佳作。

作者介绍
顾炎武

顾炎武
朝代:清   字:忠清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生辰:1613.7.15-1682.2.15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猜你喜欢

和韵贺海屿公六旬初度·其六

矫矫绿衣郎,乌纱拖赤舄。

青鬓始微霜,占此元宵席。

(0)

和韵贺海屿公六旬初度·其四

蟠桃已卸花,木绵欲飘絮。

东皇更闹春,细洒交梨雨。

(0)

送文澜开馆清江用芝山舍弟韵席上·其六

欢会长时好,别离难为情。

吹箫明月下,流羽自凄声。

(0)

寿陈唐山七十一·其四

澄江横秋色,碧空凌皦日。

江清洗素心,日皓丽贞质。

松桧檠寒姿,桃李有嘉实。

君子秉德辉,终敬以无失。

(0)

赠别刘近之四首·其四

违荣十二载,梦寐见芝山。

下有素心人,华发映朱颜。

密修不愧影,独行无改辕。

伊余昔承乏,一榻常昼悬。

南州称高士,而我非陈蕃。

高深悟太极,短浅窥半班。

春风吹岭表,桃李复何言。

(0)

星岩二十景·其七蓬壶仙径

石径盘旋接汉霄,白云流水隔虹桥。

缑山跨凤吹笙侣,东去扶桑路不迢。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