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宾竹歌》
《宾竹歌》全文
明 / 黄仲昭   形式: 古风

君不见坡仙讥俗士,无竹不可医。

又不见卫风美进德,菉竹歌猗猗。

天生嘉植异凡卉,狷士品题号君子。

凌霄高节挺琅玕,扑地清阴绝尘滓。

曾君种竹绕庭宇,谓竹为宾我为主。

医俗岂独怀坡仙,进德直期追卫武。

古人取物修其身,知仁山水垂法程。

竹之直兮可以励吾节,竹之虚兮可以广吾心。

直节虚心贯始终,高标与竹将无同。

天上清风一挥洒,人间酷暑何所容。

功成三径重归日,宾主相看无愧色。

(0)
鉴赏

这首《宾竹歌》由明代诗人黄仲昭创作,通过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竹子的高洁品质,以及竹子在修身养性中的象征意义。

开篇以“君不见”引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方面,苏轼(坡仙)讽刺那些没有竹子陪伴便无法自愈的俗士;另一方面,引用《诗经·卫风》中赞美君子美德的“菉竹歌”,强调竹子的美德。接着,诗人指出竹子是天赐的珍奇植物,不同于一般的花卉,它被高洁之士视为君子的象征。竹子的挺拔高节如同玉石般珍贵,其清幽的阴凉能净化尘世的污浊。

诗人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种竹于庭院,视竹为宾而自己为主,以此来医俗进德。他不仅效仿苏轼以竹自医,更追求卫武公那样的道德提升。古人通过选取合适的物品来修身养性,竹子的直节和虚心成为他们自我砥砺的典范。竹子的直节象征着坚定的品格,虚心则寓意着广阔的胸怀。

最后,诗人表达了竹子与自身人格的共鸣,认为竹子的品质与自己的追求不谋而合。在清风的吹拂下,竹林成为避暑的佳处,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清凉。当回归三径之时,宾主之间无需言语,彼此的心意已相通,体现了竹子在精神层面给予的深刻影响。

整体而言,《宾竹歌》不仅赞美了竹子的自然之美,更深入探讨了竹子在文化、哲学层面上的象征意义,以及它对个人修养和道德提升的启示作用。

作者介绍

黄仲昭
朝代:明

(1435—1508)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猜你喜欢

金山寺

招提凭高冈,四面断行旅。

胜地犹在险,浮梁袅相拄。

大江当我前,飐滟翠绡舞。

通流与厨会,甘美胜牛乳。

扣栏出鼋鼍,幽姿可时睹。

夜深殿突兀,太微凝帝宇。

壁立两崖对,迢迢隔云雨。

天多剩得月,月落闻津鼓。

夜风一何喧,大舶夹双橹。

颠沉在须臾,我自楫迎汝。

始知像教力,但度无所苦。

忆昨狼狈初,只见石与土。

荣华一朝尽,土梗空俯偻。

人事随转烛,苍茫竟谁主。

咄嗟檀施开,绣楹盘万础。

高阁切星辰,新秋照牛女。

汤休起我病,转上青天去。

摄身凌苍霞,同凭朱栏语。

我歌尔其聆,幽愤得一吐。

谁言张处士,雄笔映千古。

(0)

酬冲卿见别

同官同齿复同科,朋友婚姻分最多。

两地尘沙今龃龉,二年风月共婆娑。

朝伦孰与君材似,使指将如我病何。

升黜会应从此异,愿偷闲暇数经过。

(0)

谒曾鲁公

翊戴三朝冕有蝉,归荣今作地行仙。

且开京阙萧何第,未放江湖范蠡船。

老景已邻周吕尚,庆门方似汉韦贤。

一觞岂足为公寿,愿赋长虹吸百川。

(0)

寄孙正之

南游忽忽与谁言,共笑谋生识最昏。

万事百年能自信,一箪五鼎不须论。

友中惟子长招隐,世上何人可避喧。

千里秋风相望处,皖公溪上正开樽。

(0)

致仕虞部曲江谭君挽辞

同时献赋久无人,握手悲欢迹已陈。

它日白衣霄汉志,暮年朱绂水云身。

虚容剑几今长夜,小隐山林祇旧春。

岂惜埋辞追往事,齿衰才尽独伤神。

(0)

张侍郎示东府新居诗因而和酬二首·其一

得贤方慕北山莱,赤白中天二府开。

功谢萧规惭汉第,恩从隗始诧燕台。

曾留上主经过迹,更费高人赋咏才。

自古落成须善颂,扫除东阁望公来。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