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村居感怀寄羊城诸旧好》
《村居感怀寄羊城诸旧好》全文
明 / 李孙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避人聊自掩柴荆,尚忆风尘客舍情。

一别漂零秋已老,寸心愁绝雁初声。

幽居欲著玄经草,旧业空惭白社盟。

独抱龙泉望霄汉,犹馀紫气夜纵横。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孙宸在乡村居住时所作,表达了他的思乡之情和对过往岁月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

首句“避人聊自掩柴荆”,描绘了诗人隐居乡间,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通过“避人”和“掩柴荆”的行为,表现了他追求宁静、远离世俗的心态。接着,“尚忆风尘客舍情”,诗人虽身处乡村,但心中仍怀念着往日的都市生活和朋友间的交往,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怀旧情绪。

“一别漂零秋已老,寸心愁绝雁初声”,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与哀愁。秋天的来临,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离别的伤感,而雁声的响起,更是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离愁别绪。这里的“雁初声”不仅指季节的变化,也暗含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

“幽居欲著玄经草,旧业空惭白社盟”,诗人表达了自己在乡村隐居,想要静心撰写道家经典的愿望,同时也对自己未能坚守与朋友之间的约定(“白社盟”可能指的是某种共同的志向或约定),感到深深的愧疚和遗憾。这反映了诗人既渴望精神上的追求,又对过去的承诺和友谊怀有深深的责任感。

最后,“独抱龙泉望霄汉,犹馀紫气夜纵横”,诗人以“龙泉”自比,象征着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同时“望霄汉”表达了对更高远境界的向往。“紫气”则可能象征着祥瑞或神秘的力量,夜晚的“纵横”暗示着时间的流转和未来的不确定性。整句话传达出诗人虽然身处乡村,但内心依然充满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欲望。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对当前处境的感慨以及对未来追求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乡村感怀之作。

作者介绍

李孙宸
朝代:明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猜你喜欢

临清十五夜柬陈太史约之

行人向月占消息,一望云端百感并。

南去关山犹未半,东升蟾兔已先盈。

乘槎且傍鱼龙宿,绕树那堪鸟鹊惊。

忆与仙郎当此夜,几回联佩侍承明。

(0)

送人上陵作

玉园霜露向秋澄,节序初临祀事兴。

恭将圭壁朝群帝,遥奉馨香荐五陵。

祠坛眇眇神光下,路寝荧荧燎火升。

宣室于今敦孝感,还归早慰圣情凝。

(0)

山行即事

息马袋丛薄,褰裳涉浅沙。

桃源无俗辙,云谷有人家。

冻壑含朝雨,晴峰聚晚霞。

相期白社里,共听演三车。

(0)

望太行

北望太行山,嵚岑霄汉间。

倚天开迭障,画地作重关。

车向羊肠转,人从鸟道还。

一为苦寒曲,泪下摧心颜。

(0)

看花联句·其一

看花忽尔动遐思,忆昔长安得意时。

今日看花虽异地,此花亦与人相宜。

随身着处忘升降,信步趫来履险夷。

怪得幽中怀抱好,兴同贤哲坐东篱。

人心谁谓不如古,造物从来岂有私。

好景纵观皆乐地,从教无日不相随。

百年显晦浑闲事,一笑荣枯便释疑。

但愿此心常共赤,何须殊色与争奇。

要知展转艰危里,天欲吾曹慎所之。

南北朋簪非易盍,乾坤脚板岂难支。

真机每向花前得,终不逢人一皱眉。

莫道看花淹岁月,恩光指日是归期。

(0)

秋日十咏·其五

风落庭柯又是秋,有时乐在有时忧。

欲为万里朋游告,归雁还迟塞上留。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