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官同齿复同科,朋友婚姻分最多。
两地尘沙今龃龉,二年风月共婆娑。
朝伦孰与君材似,使指将如我病何。
升黜会应从此异,愿偷闲暇数经过。
同官同齿复同科,朋友婚姻分最多。
两地尘沙今龃龉,二年风月共婆娑。
朝伦孰与君材似,使指将如我病何。
升黜会应从此异,愿偷闲暇数经过。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名为《酬冲卿见别》。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淡淡的离愁和对友情深厚的情感。
“同官同齿复同科,朋友婚姻分最多。”这两句描绘了与朋友共同经历过许多事情,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之间的联系也逐渐减少,甚至在婚姻方面也出现了分歧。这里的“同官”、“同齿”和“同科”指的是共同担任官职、年纪相仿以及可能是同一科举子弟,这些都是深厚友谊的基础。
“两地尘沙今龃龉,二年风月共婆娑。”这两句表达了因为距离的远离和时间的流逝,使得曾经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变得模糊不清。这里的“两地”强调了空间上的隔阂,“尘沙”象征着岁月的沧桑,而“二年风月”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长存的期望。
“朝伦孰与君材似,使指将如我病何。”这两句可能是在询问或感叹朋友之间是否还有相似的志向和抱负,以及自己现在处境的艰难。这里的“朝伦”、“君材”都在探讨彼此间共同的理想和才能,而“我病”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易。
“升黜会应从此异,愿偷闲暇数经过。”这两句表达了对未来变化的预感以及希望能够找到一段宁静的时光去回忆过去。这里的“升黜”指的是官职的升迁和罢免,而“愿偷闲暇”则是诗人对于平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未来变迁的忧虑,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深厚而又脆弱的感慨。王安石以其特有的笔法,将个人情感与社会变化相结合,展现了一种超越个人的历史感和哲理。
归来百事付休休,又向空山断送秋。
整叠衣篝双赤脚,携持拄杖一苍头。
儒书梵语相参看,酒柱诗盟自献酬。
客有可人留不住,夜长谁与话清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