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袁提刑咏雪·其二》
《和袁提刑咏雪·其二》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剪出瑶英顷刻飞,欠加天女锦云机。

虚皇瑞报调羹信,添得梅花略似肥。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名为《和袁提刑咏雪(其二)》。从这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大自然中的情感体验,以及他对雪景的独特描绘。

"剪出瑶英顷刻飞" 一句,以精美的笔触描写了雪花如同剪裁而出的珍贵瑶质,转瞬间就飘飞起来。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雪中之美的捕捉,更体现了他内心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

"欠加天女锦云机" 这句话,通过对比天上织云的仙女与世间织锦的机器,强调了雪花之美非人力所能及。这里的“欠加”暗示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它超越凡尘的特质。

"虚皇瑞报调羹信" 这一句中,“虚皇”指的是天上的帝王,通过“瑞报”的形式传递着吉祥的信息,而“调羹信”则表现了诗人对这种自然界的神秘信息的理解与感受。这里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天人合一、自然崇拜的思想。

"添得梅花略似肥" 这句话,以雪中梅花为意象,通过“略似”二字,表达了诗人对这特殊景致的欣赏和描绘。这里的“添得”意味着雪后的梅花不仅未被损害,反而因雪而增添了一份别样的丰腴之美。

整体来看,这四句话构成了一个既有动态又富含静谧氛围的画面,诗人通过对雪中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己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和艺术的高超造诣。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同东野夜话

春来最易触愁根,往事从头仔细论。

劫外莺花伤杜牧,眼中人物笑桓温。

江湖难许寻诗梦,风雨犹堪数酒痕。

随意杯盘知未俗,为邀明月不关门。

(0)

九日过龙泉寺

百岁几今日,循溪来上方。

水流山影活,风过叶声凉。

晚果经霜赤,秋瓜卧地黄。

道人知爱菊,篱畔未全荒。

(0)

舟次高邮

才入秦邮浦,征途去正悠。

人家随岸转,淮水抱城流。

古塔凌烟耸,轻帆带雨收。

乡关云树杳,目极使人愁。

(0)

赠长寿寺住持成果上人

昔登鹫峰寺,隐公谈元旨。

蒲褐屈双足,梵音宣一指。

道佛不在经,得者如穿蚁。

道经亦有佛,悟者如牧豕。

灵山本无地,掬之在尺咫。

出世非忘世,佛亦求诸己。

聆此颇称善,妙论欲予起。

茫茫众生劫,忽忽十余纪。

朅来珠江游,两载滞行李。

丛林每探胜,问道寻释子。

缁流亦有徒,钟磬惟食耳。

谁能阐宗风,一畅禅家理。

成师本慧异,少即达生死。

壮年历四方,大刹皆投止。

内典得师授,旷然无涯涘。

归来主名山,知识为上士。

登坛一棒喝,闻者俱粲齿。

忽焉若猛省,鞭辟更入里。

经佛两融液,若冰之在水。

余艺擅岐黄,利济心所喜。

能事复通儒,间亦涉书史。

小诗格律奇,岛瘦差可拟。

纵笔扫尺素,寒梅香满纸。

赠予两三幅,墨沈留霜蕊。

此品自超卓,亲炙非俗鄙。

俨从隐公游,不觉颠厥趾。

我闻六祖时,一偈悟佛氏。

欲证菩提身,夙根原有以。

传法得南宗,愿言从此始。

(0)

临洺关即事

临洺关下来时路,再策归鞭夕照迷。

南国不闻驰露布,北畿新见驻云旗。

地居荒漠难言守,战有先声愿出奇。

安得健儿三百辈,欃枪直扫肃潢池。

(0)

客子吟·其五

长星出地光丈余,睒睒似值三垣居。

宫中尧舜方宵衣,袄象何意干衡枢。

百年不修王会图,大秦空产径寸珠。

原祝治如康熙时,卷环之君来拂庐,稽首承御臣前驱。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