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壬子夏偶成》
《壬子夏偶成》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心已灰如鬓已皤,迫人桑荫疾于梭。

更尝万事不为少,恍悟一身犹是多。

田里乞身斯可矣,功名到手竟如何。

公馀幸喜边烽静,且对樽前浩浩歌。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rénxiàǒuchéng
sòng / céngbǎi

xīnhuībìnrénsāngyìnsuō

gèngchángwànshìwèishǎohuǎngshēnyóushìduō

tiánshēngōngmíngdàoshǒujìng

gōngxìngbiānfēngjìngqiěduìzūnqiánhàohào

注释
心:内心。
灰:疲惫。
鬓:鬓角。
皤:白发。
迫人:紧迫。
桑荫:桑树下的阴凉。
疾于梭:比梭子还快。
万事:无数事情。
恍悟:忽然明白。
一身:自身。
田里:田间。
乞身:寻求解脱。
斯可矣:这或许可以。
功名:功名利禄。
到手:获得。
公馀:公务之余。
幸喜:幸好。
边烽:边境烽火。
静:平静。
樽前:酒杯前。
浩浩歌:放声高歌。
翻译
内心疲惫如同白发苍苍,世事紧迫如织机的梭子般快速。
经历过无数事,却仍觉不足,忽然明白自身其实还有很多。
在田间寻求解脱,这或许可以,但功成名就后又会怎样呢?
公务之余,幸好边境烽火暂息,暂且对着酒杯,放声高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饱经世事、心灰意冷的士人对功名利禄的反思与放弃。"心已灰如鬓已皤"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沧桑与外貌的衰老,"迫人桑荫疾于梭"则是比喻世事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更尝万事不为少"一句显示诗人对过去经历的反省,即便经历了无数的事情,也未曾真正获得什么。而"恍悟一身犹是多"则透露出一种超脱的心态,对于个人的身体和生命,虽已疲惫,但也感到还有剩余。

随后的"田里乞身斯可矣,功名到手竟如何"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然与放弃之情。"公馀幸喜边烽静"则是国家太平无战事,国泰民安,这也是诗人所喜闻的。而最后"且对樽前浩浩歌"则展现了诗人在和谐安宁的环境中,享受着酒宴乐趣,对生活保持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世事变迁以及功名利禄的反思,展示了诗人从追求到放弃,再到超脱和享受生活的精神过程。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清平乐

海棠娇懦,春困恹恹卧。

掠鬓风来花影破,好梦不如真个。

树头脂暖香温,和侬一样销魂。

蝶醉蜂酣清昼,云踪雨迹黄昏。

(0)

满庭芳五首·其一

春水如天,春山如笑,春烟低罨春城。

三春好鸟,春树变春声。

有女怀春如醉,惊春梦、不断春情。

春功起,春牛打碎,春令属春卿。

问春春不语,春来春往,多少春程。

爱春帆细雨,春草青青。

难买春宵一刻,寻春去、春满春明。

题春句,春花春月,春色太轻盈。

(0)

独往

兴到海滨成独往,千林风日净娟娟。

寒山病骨晚争瘦,白鹭苍波秋可怜。

天地閒愁尘梦醒,烟霞胜事草堂偏。

斜阳深径鱼樵尽,弄影萧萧石上泉。

(0)

暝色

暝色狭斜路,幽怀长短吟。

残虹犹薄海,高鸟渐依林。

去住从吾道,艰虞热壮心。

燕云愁直北,望断欲沾襟。

(0)

南楼

狂搔白发倚南楼,落日边声入暮愁。

万里长风谁破浪,一时沧海遂横流。

敢言多垒非吾耻,空复崩天负杞忧。

安得甘霖洗兵马,浮云明灭思悠悠。

(0)

赵丽卿侍御邀游冶城

落水萧萧带远空,冶城高处见秋风。

重将白发游江左,依旧青山似洛中。

有客樽前谈梦鹿,何人天际慕飞鸿。

荒墩寂寞埋秋草,犹自风流忆谢公。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