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榻相逢六载前,当时驽力尚堪鞭。
继更烟瘴为形役,遍历风涛不意全。
思旧仙游嗟已远,老躯痿废抑谁怜。
而今莫问人间事,得正狐丘是甚年。
禅榻相逢六载前,当时驽力尚堪鞭。
继更烟瘴为形役,遍历风涛不意全。
思旧仙游嗟已远,老躯痿废抑谁怜。
而今莫问人间事,得正狐丘是甚年。
此诗描绘的是诗人与旧友重逢后的感慨。"禅榻相逢六载前,当时驽力尚堪鞳"表明六年前的偶遇,当时的精力还足以驾御马匹,这里"驽力"指的是年轻时的活力和体力。接下来的"继更烟瘴为形役,遍历风涛不意全"则描述了岁月流转,身体已受到了时间的摧残,无法再像过去那样经历风霜。
诗人随后表达了对往昔游历的怀念和当前衰老无力的哀叹。"思旧仙游嗟已远,老躯痿废抑谁怜"中,"思旧仙游"指的是回忆过去的快乐时光,而"老躯痿废"则是对现在身体虚弱、不堪重负的描述。这里的"抑谁怜"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衰老状态的无奈与哀伤。
最后,诗人表示了对世事的淡然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而今莫问人间事,得正狐丘是甚年"中,"得正狐丘"可能指的是找到了一个安静的地方,"是甚年"则是在询问这个地方究竟在哪一年得到的。这里诗人似乎已经放下了对外界事务的关注,而是更加专注于内心的宁静。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比往昔与现今,表达了诗人对于青春易逝、时光荏苒以及衰老无力的深切感受,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情怀。
安庆城,何其长。城北山兀兀,城南水汤汤。
下流带闽浙,上流襟江湘。
余侯昔日守此邦,遭时孔艰多陆梁。
群凶倡乱陷淮楚,贼锋远来谁敢当。
余侯仗义思报效,日夜并力修城隍。
许国何曾顾家室,奋刀直欲歼豺狼。
手提精兵才半万,身作藩维蔽一方。
屡陈忠义激将士,闲引诸生升讲堂。
人人思奋不携贰,奈时不支良可伤。
贼围四面势愈亟,扶病裹创赴敌场。
檄书不通外无援,困守孤城经七霜。
阖门节义古来少,应为世道扶纲常。
圣朝有诏重褒美,复敕立庙长淮傍。
睢阳淮南与浔阳,千秋万古同流芳。
解组辞郓郭,驱车循鲁坰。
前登阙里近,端仰素王灵。
猗兰遗芳洁,神桧郁葱青。
时化洽十祀,奎光浮四溟。
多仪殷庙享,斯文传壁经。
几筵犹设席,容秩俨充庭。
所念迷途者,空瞻明德馨。
困蒙今获吝,幽悱未遑宁。
靡靡寒冰至,涂涂朝露凝。
遄回驰驱意,夙夜思仪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