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桑墟晓行》
《桑墟晓行》全文
明 / 黎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玉宇苍凉曙色分,楚歌四起杳相闻。

桑林短短平依路,茅屋低低半是云。

旧日琴书成远梦,倚空刀剑谩从军。

谋身莫笑儒生拙,投笔于今可立勋。

(0)
鉴赏

这首《桑墟晓行》描绘了清晨行走在乡村小道上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以及对过往生活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许。

首句“玉宇苍凉曙色分”,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曙光初现,天际泛白,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黎明的温柔之中。这里的“玉宇”既指天空,也暗含高洁之意,与后文的“楚歌”形成对比,预示着即将展开的故事既有美好也有波折。

“楚歌四起杳相闻”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楚歌”的典故,象征着远方传来的声音,可能是农夫的歌声,也可能是某种不为人知的呼唤,增添了一丝神秘与期待。这里的“四起”与“杳相闻”形成对比,既表现了声音的广泛传播,又暗示了其难以捕捉和理解的特性。

“桑林短短平依路,茅屋低低半是云”则将视线转向了乡村的日常景象。短短的桑树沿着道路延伸,与低矮的茅屋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而“半是云”则形象地描绘了云雾缭绕的情景,既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环境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接下来,“旧日琴书成远梦,倚空刀剑谩从军”两句,诗人通过个人经历的回顾,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与感慨。琴书代表了知识与文化,而刀剑则象征着战争与暴力。这两者之间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和平与文化的向往,以及对过往生活复杂情感的反思。

最后,“谋身莫笑儒生拙,投笔于今可立勋”则是诗人对自身及所有追求理想之人的鼓励与期许。他强调,即使被视为“拙”的儒生,只要勇于改变,投身于新的事业中,同样能够建立功勋,实现自我价值。这不仅是对个人的激励,也是对时代变革中勇于探索与创新精神的赞颂。

整体而言,《桑墟晓行》不仅是一幅生动的乡村晨景图,更是诗人对过往与未来、理想与现实深刻思考的体现,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黎贞
朝代:明

广东新会人,字彦晦,号陶陶生、秫坡。元末从孙蕡学。为人坦荡不羁,以诗酒自放。洪武初,署本县训导。坐事戍辽东。时孙蕡亦戍辽东,坐蓝玉党被杀,为敛葬之。历十八年,放还。卒年五十九。有《秫坡集》、《古今一览》。
猜你喜欢

再题南山别墅

携家自爱鹿门耕,避世何须谷口名。

黄菊正开扶短杖,白衣不至对空罂。

隔溪渔笛随风细,何处牛歌起月明。

兄弟几人今只影,空搔短发愧馀生。

(0)

柬张孟宽

医官督税想贤劳,盥漱忘餐到日高。

倦执牙筹从会计,偶凭乌几欲推敲。

舟车凑集须躬阅,药裹增除莫自抛。

此日虚名求实效,研摩直恐数秋毫。

(0)

寄杜德基

闻说徵君后,犹存版筑中。

天恩何日及,世道此时穷。

黄耳书难保,青蚨箧已空。

倚门惟有母,华发对秋风。

(0)

京城题家书后示善鄯诸姓时玉珊自西河归·其四

短褐欺寒双鬓迷,当门新筑野墙低。

何时傍竹结茅屋,与尔长吟乌夜啼。

(0)

赐衣

十日江城雪拥门,官衣颁赐念微臣。

天机织处经纶密,云锦裁成黼黻新。

宠被光荣沾雨露,暖回衰朽感阳春。

祗惭蒲柳桑榆景,犬马丹心敢后尘。

(0)

游山

小县曾闻鼓角传,云山深处梦相牵。

年来还爱丘园近,老去偏于杖履便。

树绕石头知客路,岩回谷口见人烟。

携琴出郭茅堂宿,谁复含愁鸟道边。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