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二十六日自通州赴淮安》
《二十六日自通州赴淮安》全文
元 / 陈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海虞城外经旬泊,狼五山前信宿留。

六计西来思挠楚,三军左袒愿安刘。

龙光夜吐雌雄剑,鱼尾朝衔甲乙舟。

今日南风催挂席,浪花飞雪打船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基在元末明初时期从海虞城出发前往淮安的旅程。首句"海虞城外经旬泊"写出了诗人舟行时间之长,已在城外停留了十多天。"狼五山前信宿留"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在狼五山前停留两晚,显示出行程中的延误或停留的必要。

"六计西来思挠楚"暗示了诗人此行可能带有某种策略或计划,意图在西部地区对敌方(楚)施加影响。"三军左袒愿安刘"表达了军队将士们对恢复刘姓王朝(可能指明朝)的忠诚和渴望安定的愿望。

"龙光夜吐雌雄剑"运用象征手法,可能是形容船上的武器在月光下闪烁,也暗喻诗人志向如剑,准备面对挑战。"鱼尾朝衔甲乙舟"则以奇特的意象描绘船只前行,仿佛鱼尾引领着战舰。

最后两句"今日南风催挂席,浪花飞雪打船头"描绘出南风催促启程,而汹涌的浪花如同飞雪般拍打着船头,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壮丽景色。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表达,展现了诗人陈基在动荡时局下的决心与壮志,以及旅途中的豪情与艰辛。

作者介绍
陈基

陈基
朝代:元   字:敬初   籍贯:台州临海(今属浙江)   生辰:1314-1370

陈基(1314-1370),字敬初,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寓居吴中凤凰山河阳里(今属张家港市)。元末江南著名文人,受业于当时著名学者黄溍。元末大乱,群雄纷起,割据于吴地的张士诚闻其名,召为江浙右司员外郎,参其军事,张士诚称王,授内史之职,后迁学士院学士。军旅倥偬,飞书走檄多出其手。朱元璋平吴,爱其才,召之参与《元史》的纂修工作,书成后赐金而还,卒于常熟河阳里寓所。陈基能文善书,写的诗也有不少是反映张士诚起义军生活。明史有传。著有《夷白斋稿》35卷,内诗1卷,文24卷,又外集诗、文各1卷。
猜你喜欢

赠陈公衮

玉皇诏我自旴城,下车期年微政声。

唯得奇童颍川子,年始七岁业老成。

手挥椽笔书大字,口诵五经富强记。

君非祖德积馀庆,来裔安能具神智。

一见降羡增嗟呼,寄言昭武元正夫。

长歌大轴贻褒赞,比拟刘晏李泌徒。

近来诗思复清峻,辞赡格老实奇俊。

居尝亲试一一精,奏达帝聪彰圣运。

英庙激赏人中祥,俞旨颁降政事堂。

临轩未暇召入对,龙驾俄闻升上苍。

举世才命各有待,俊气尚幼佳名在。

(0)

高宗皇帝挽词·其一

大业由身济,中兴迈百王。

忧勤三纪治,寿考九龄长。

弃屣遗天下,乘云返帝乡。

典谟应不泯,奎画焕尧章。

(0)

高宗皇帝挽词·其二

湖鼎丹成日,中天瑞鹤迎。

愁云迷帝幄,泪雨洒都城。

黼翣增摧割,龙輴忽启行。

千官陪素仗,九殒欲无声。

(0)

羊权山

闻道仙人萼绿华,曾来此地访仙家。

青衣数十随行处,环佩纷纷香雾车。

(0)

读史感兴·其四

断鳌几何年,八极俨不动。

当是有枢纽,铁网络纤空。

偷儿睨斗柄,赤手掣天栋。

愁杀地上人,覆压万古痛。

书生见事浅,十算九不中。

岂徒书生罪,要与六籍共。

(0)

往年因读岳王传尝为之赋今过东林睹其遗像感而申颂之·其一

将军英爽冠人豪,眼底山河累宝刀。

青女护香天亦误,黑龙饮渭数何逃。

当时僧说松楸犯,今日人推阀阅高。

珍重王孙方鼎贵,莫将歌舞替征袍。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