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华野色动归旌,江上仙风有使迎。
白葛载成方外制,素琴先寄曲中声。
纵怀文字饮三日,寓目家山路四程。
老得谢还明主赐,迹孤元不为媒名。
日华野色动归旌,江上仙风有使迎。
白葛载成方外制,素琴先寄曲中声。
纵怀文字饮三日,寓目家山路四程。
老得谢还明主赐,迹孤元不为媒名。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至建溪时的情景,以及沿途所见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活动。首句“日华野色动归旌”以日光与田野之色的动态变化,营造出一种归心似箭的氛围。接着,“江上仙风有使迎”则以仙风道骨的意象,暗示了迎接者的超凡脱俗。
“白葛载成方外制,素琴先寄曲中声”两句,通过“白葛”和“素琴”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他追求的是远离尘嚣、超然物外的生活方式,以及内心的平静与和谐。“纵怀文字饮三日,寓目家山路四程”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悠闲自得,即使在短暂的停留中也能享受文字之美,寓目于山水之间,感受生活的美好。
最后,“老得谢还明主赐,迹孤元不为媒名”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淡泊与对真我追求的坚持。他以“老得谢”表明自己已看透世事,选择退隐,不再为官场的名利所累;“迹孤元不为媒名”则强调了他不为世俗所束缚,追求内心真实与自由的精神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
沉香宴罢索人扶,重向银屏睹雪肤。
一笑不偿千古恨,玉环当日倚阑图。
吴中众史今代画,不独画人兼画马。
唐生家住金华云,对予独肯画古人。
夕阳西下东流水,纷纷古人呼不起。
东都留守吴中豪,王府勋僚旧俊髦。
当时气薄阴山日,勾陈苍苍太白高。
百年水竭海尘土,谁见凌烟拂蛛罔。
霜髯磔磔开清新,彷佛犹带黄河冰。
忽疑稍会怒色止,或可从傍窥谏纸。
唐生见我泪如洗,颇忆古人今不死。
俟我气定神始閒,命笔更起唐衣冠。